今年以来,天台县街头镇创新年轻干部培育模式,着力打造“年轻干部成长训练营”,探索“讲堂+擂台+应用”干部培育新路径,实现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和干部精准画像,切实增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实现了镇域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的系统性突破。
打造“生成性”学习讲堂
探索建立“镇党委+镇党校+组长+学员”四方责任制,依托年度综合考核谈话、年轻干部沙龙座谈等方式,调研掌握年轻干部培训需求和能力短板。
“我们推行个性化订制学习,围绕干部需求、能力短板和岗位特点,定向设计差异化能力素质提升路径图,设置政治素养锻炼、专业赋能训练、素质提升拓展、实战历练考验4大模块,涵盖专家讲坛、情景模拟、沙盘演练等16个子项目培养内容供学员选择。”街头镇组织委员赵攀奥介绍。
据悉,近几年,该镇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阵痛期,一大批有经验的老干部先后退休,同时一大批年轻干部新上岗,很多年轻干部由于刚参加工作,理想信念、专业本领、综合能力都与基层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
为此,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了党的建设、数字变革、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社会治理5个小组,每个小组实行“定期选题”“轮流做庄”,由每位学员担纲“主题教员”,通过以讲代练、以写促学的方式切实提升年轻干部“说写干”的基本功。截止目前共开展生成性学习交流6场次,完成课题研究15个。
搭建“全周期”实绩擂台
终坚持把基层实践作为年轻干部的“练兵场”,结合年度“裂变发展”任务书,启动“街新锐”淬炼计划,设置五争行动、未来乡村、党建联建、红色村播、现代社区、共富工坊等十个“一线”,供年轻干部滚打历练。
坚持一项重点工作、一套工作专班、一张作战图,每个工作专班中至少配置一名年轻干部,担任“骨干型”角色,实行“全周期”历练,对标比拼、提能增力,效锻造了一批年轻干部铁军。
“今年后岸村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我成为‘项目专员’,从项目的争取到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我对项目的全周期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也有了更系统的思考。”街头镇项目办主任戴照孟介绍。
为考准考实年轻干部培养成效,该镇同步采取“行为事件访谈”、“360°行为评估”、实绩亮晒、专项评议等方法,突出对年轻干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应对重大考验时的多场景考察。
探索“数字化”场景应用
针对基层干部日常考评管理中存在的“考事”与“考人”脱钩、“一时”与“一贯”脱节、“主观”与“客观”脱离等问题,突出数字化改革牵引性作用,开发街头镇“治村擂台”数字化应用,搭建“1413”系统架构,即1个数字驾驶舱、4个核心模块、1个核心引擎和3个数据库,集成工作督办、活动上传、智能排名、交流评比、安全防护等功能为一体,进一步重塑组织新形态、干部好状态。
“你驻的村上个月排名第几?”“上个月实绩不多,排名有些靠后,我这个月努努力,往前冲一冲。”几名年轻干部围在一起看着上个月的擂台排名。
据悉,该镇设置抓基层党建、项目建设、指标提升、环境卫生、平安稳定5个一级指标以及22个二级观测指标,目前19个指标超过目标值,今年累计争得省级以上荣誉4个、试点3个,上级专项资金7000万元,“五争”力度创历史之最。
着眼于如何立体化、全方位考量一名青年干部的能力水平,该镇还科学搭建了干部素质模型和成长指数,以“20字好干部标准”、年轻干部“七种能力”等为素质建模底层,结合课堂授课、实践活动及测评工具使用等方式,运用雷达图进行智能化、可视化展示。今年以来,共提拔使用年轻干部7名,因工作能力不适应调整岗位3名,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
“年轻干部要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高度重视品学修炼和才能锻炼,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方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街头镇党委书记裴焦阳表示。(通讯员 赵攀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