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传+三新”:中铁十局城轨公司文明实践有亮点
中国网 2023-08-26 11:04:06

中铁十局城轨公司苏州地铁8号线项目党支部,设立“质安卫士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推行“六传六习”,“亮”出新风采、“探”出新路径、“育”出新风尚。

一、推行文明实践,抓实“六传六习”,“亮”出文明实践新风采

为更好的推动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项目党政同心,积极配合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工作,申请设置“质安卫士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成立了“工程铸苏、公益暖苏、文化融苏”三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员由施工单位、质安站、业主、监理四方共同组成,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志愿服务,大力推行“六传六习”,即“传思想、习理论;传政策、习富路;传道德、习品行;传文化、习新风;传法律、习法治;传科技、习兴业。”

为确保活动实效,项目部在硬件上对原有的党建场所进行改建,增添了“实践点办公室、活动报告厅、文明实践讲堂、多媒体放映厅、职工书屋、心灵驿站、成果展示厅”等功能区。在软件上规范了“现场制单+点里派单+各队领单+开展活动+过程记录+成果展示”的工作流程,抓实“文化铸魂新思想工程、保卫安全新面貌工程、捍卫质量新工匠工程、环保为民新形象工程、进度优先新速度工程、科技攻坚新风尚工程”等六新工程,得到了苏州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芳的认可。

二、创新实践形式,厚植爱党情怀,“探”出文明实践新路径

实践点结合项目实际,利用自学、集中学、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多渠道、多维度、多举措深入开展实践学习培训。七一前夕,苏州地铁8号线项目党支部与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公司第三党支部联合开展“电影里的党史课”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影片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现实教育性为一体,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坚定了志愿者服务意识和爱国情怀。

施工过程中,项目实践点学习属地精神,追求文化认同,志愿服务现场和居民。通过开展“江南文化研讨”,拉近与街道社区、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的距离,为项目先后完成不拆桥磨桩穿越既有桥梁桩基、磨墙穿越既有车站地连墙、穿越最大城市湖泊公园金鸡湖支流中塘河三处重难点工程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实践宣讲,打造服务品牌,“育”出文明实践新风尚

项目实践点始终以工程质量为主线,以安全生产为底线,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管控能力建设,确保项目安全优质、环保惠民、科学有序推进。

盾构区间下穿多个重大风险源,这对建设者是巨大的挑战。其中,由右岸街站向时代广场站始发的盾构穿越作业最为复杂,区间线路需要正穿既有圆融桥桥梁桩基、侧穿亚洲最长视觉建筑构筑物--圆融天幕桩基、下穿华池街通道、斜穿运营地铁1号线地连墙,控制地层沉降是重大难点。

为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减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志愿服务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完善应急措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详细勘察区间沿线上方的周边环境和风险源等,设立多个监测点进行24小时施工过程监测与核查,实时掌握盾构施工掘进和地表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盾构姿态及掘进参数,确保盾构掘进不偏差、地表沉降符合规范。

为确保“圆融3号”盾构机顺利磨桩磨墙,项目实践点联合苏州轨道交通集团、苏州大学组建科研组,以实现盾构对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高效切割和保护既有结构的安全为目标,成功进行全国首例盾构切削地连墙试验,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数据参数。最终,在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圆融3号”盾构机顺利穿越圆融桥桩基,为区间贯通创造了条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项目实践点活动也得到了国内媒体、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以及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先后荣获了苏州总工会轨道杯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区域党建示范单位”,以及中铁十局“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支部、红旗项目部”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铁十局苏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质安卫士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将持续抓好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围绕施工生产中心,做好志愿服务,在各项工作中扛红旗、站排头、当先锋,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王传武 唐刚)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