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
中国网 2023-09-05 15:29:45

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疱疹的皮肤病,俗称“缠腰龙”,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发病前往往有皮肤疼痛、倦怠、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表现,3~10天后可在身体头面部、胸部、腰肋部、四肢等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继之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丘疱疹,并很快形成小水疱。水疱三五成群,集聚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范围不超过人体正中线。此时,剧烈疼痛是最常见的主诉,多以刺痛、烧灼样疼痛为主,有的患者甚至痛得夜不能寐。该病病程一般为2~4周,愈后可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多能痊愈。

有三类人易得带状疱疹。一是老年人气血亏虚,容易使外邪入侵。带状疱疹的发病和年龄明显成正比,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不佳、新陈代谢慢,患病后更容易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二是工作紧张、长期熬夜的人易受带状疱疹的“偷袭”。中医认为,带状疱疹虽然生于皮肤,但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与体内的湿热毒蕴有关。三是肿瘤病人、患有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的人也易于感染带状疱疹。近年来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逐渐在发展,不仅可以起到抗病毒的目的,还能抑制痛觉,修复损伤的神经元。

中药内服法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抗病毒、止痛、预防继发感染及后遗神经痛。很多临床医生研究治疗后,都会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中药配方,来对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一般带状疱疹分为几种型,一是肝胆湿热证型,此型皮损焮肿灼痛,作痒发热,栗疹累累,水疱集簇;伴随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此属心肝二经心火,治宜清泻肝火,解毒止痛,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二是脾肺湿热证型,此型皮损色淡红,疼痛较甚,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伴随食少纳呆,大便时溏;舌质淡胖,苔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数。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方选除湿胃苓汤加减。第三是气滞血瘀证型,余毒未清,经络阻遏,气血郁滞,遗留局部神经痛。此型皮损减轻或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重者坐卧不安,精神萎靡,并可持续较长时间;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细。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加大黄、鬼箭羽、元胡、乳香、没药等。有些医家用自拟的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带状疱疹,例如清热止痛汤,活血止痛汤,清胃解毒汤等用于临床治疗带状疱疹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药外敷与内服结合的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外治法相结合,可谓是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的最好的体现。内服,是对因治疗,外敷,则是对症治疗。中药外治法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去腐生新、收敛止痛。这些外涂药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去腐生新、收敛止痛的作用。而且外用药使用起来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且治疗效果明显。外敷法与内服的结合,双管齐下,取得了很不错的疗效。比如临床上有的医生采用化毒软膏、芙蓉膏外敷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有的医生给患者口服全蝎粉,将全蝎打碎、磨成粉状,每日6克,外用马齿笕一两煎水500毫升,在皮损处连续湿敷,每隔15分钟更换敷料一次,疗效较满意,毒副作用小、给药途径简便,病人易于接受。

中医针灸疗法

根据“经之所过,病之所治”的原则选取相应的经络及穴位,多以局部疱疹区为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多,疗效好,副作用小,后遗症少,而且费用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使免疫功能加强,并可产生镇痛等作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针灸治疗主旨在于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依据患者疱疹所发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例如采用疱疹周围取穴,施以毫针围刺,再取相应部位的夹脊、支沟、阳陵泉穴施行针刺,起针后用梅花针,在病变部位叩刺治疗带状疱疹;有的大夫采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灸法其中一种是隔姜灸,将生姜切成一元硬币大小、厚度的薄片,用牙签在上面扎上一小孔,将艾绒搓成小圆锥状,放在生姜上点燃,病人感觉温热即可取下,避免烫伤,根据病情掌握灸量。疱疹是个条状的,在两头去灸,疱疹有多个,在每个头的位置去灸,等到疱疹缩小,如此持续下去,直到疱疹完全治愈。第二种是直接在疱疹上烧灼,将无菌棉球撕开,摊成薄的平面状,上面抹上凡士林油,然后粘附在患处皮肤上,快速点燃,外用纱布覆盖,很快局部水疱干燥结痂。

中药配合针刺法

中医认为拔罐是通过罐内负压,来打开毛细血管及毛孔,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排出体外,吸出病灶出湿毒之气,达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加体质的功能,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采用刺血拔罐,应在起病早期进行,尽早快速排出湿热之毒,消肿止痛,不留后遗神经痛,缩短病程,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例如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内服,用鲜地榆放入麻油炸枯去渣外擦,并于患处局部消毒后在疱疹周围用小三棱针密集点刺出血,然后在刺络后的患处拔火罐,每日一次治疗,另一种是用龙胆泻肝汤早晚内服,外治以75%酒精消毒患处皮肤后,用毫针点刺或围刺疱疹局部出血后,即用闪罐法在在疱疹部位吸拔,留置3~5分钟,去除火罐后,用白醋调云南白药呈糊状敷于患处。这样的方法也能达到很好的疗效。

眼针治疗法

眼针结合针药的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方法新颖、疗效独特。因为眼睛与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密切联系,所以能反映出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所以通过针刺眼穴可以调理脏腑经络之功能失调。若脏腑互相配合失宜,则体内水湿运化失常,升清降浊,水道通畅,其中任一环节异常,皆容易引起水湿停聚,水湿停聚日久,如遇患者郁怒生气,或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之品,则湿热易生,发于体表,易形成疱疹。该法采用眼针、毫针围刺疱疹皮损区的“箍围针”法,以及结合物理治疗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眼针疗法属于一种微针疗法,具有加速疱疹吸收,缩短病程,快速止痛,止痒的明显优势且效果持久。(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韩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