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南桂阳县坚持打好发展“六仗”工作为统揽,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强基等方面开展攻坚行动,一大批可持续典型案例纷纷亮相,“庆丰收促和美”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在桂阳举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
高效推进示范区建设。桂阳县紧紧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135”总体规划布局,落实落细“新三年”行动计划和新“湘十条”政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桃源水库被评为省级“最美河湖”,桂阳县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湖南省建筑垃圾治理示范县,舂陵国家湿地公园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荷叶-太清矿区生态修复入选湖南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擦亮绿色名片》《桂阳县西河段深入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典型案例入选“郴州好水生活更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案例专刊。
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功申报4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64家,组织申报高新企业15家,其中第一批成功通过了9家。引导翔龙、帝京、太和辣业等28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县域金融机构推出科技企业贷款产品30多项,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今年新发放低利率贷款 10.59亿元。已新增有效发明专利7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15.9亿元。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笔,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1332万元。引导桂阳县皓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成立桂阳县铅锌产业集群促进中心。引导电商产业园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组织2家企业申报市级科普基地,组织宝山申报市级研发中心。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企业研发奖补等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全县研发投入报统2022年年报报了有研发的企业135个,研发费用14.45亿,研发人员2588人,1-8月上报全社会研发投入5.36亿元。
科技赋能推动铅锌产业集群发展。桂阳县铅锌产业集群促进中心依托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4个、省级创新载体3个。集群投入研发费用8.61亿元,主导产业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79%,持有有效发明专利26个。在绿色转型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生产节能降碳等方面有成果、有担当、有作为。2023年7月5日,桂阳县铅锌产业集群参加全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竞赛(初赛),得到省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大力推进产业核心技术攻坚。湖南翔龙飞机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2吨级全金属活塞发动机正常类轻型飞机,填补了我国2吨级客货运固定翼飞机的市场空白。湖南有色黄沙坪矿业有限公司的“多金属矿绿色高效采、选技术攻关与示范项目”已完成,项目累计总投2280.08万元。桂阳县智能家居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基本完成,累计投入经费3103万元,较好地实现了预计的各项目标及成果,技术创新平台、产品推广平台、人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均已搭建完成,绩效目标已完成。加快智能家居、有色金属等特色产业园建设。突出抓实有色产业,百德金、皓钰二期、康泽环保等重点有色项目相继投产,有色产业园投产企业达到5家。持续推进智能家居产业,家居产业园竣工投产企业达到20家,今年已完成投资1.58亿,裕鸿、康城等12个项目加快推进。
强化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实行更加积极宽松的创业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鼓励银行加大创业信贷支持。深入对接“芙蓉人才”、“林邑聚才”、“郴州人才新政52条”等人才工程,大力实施“引才入桂133”工程。组织桂阳县10家企业分赴湖南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吉首大学5所高校引才,收到求职意向258名,并在红网时刻,天下桂阳等网站推介,效果显著。组织用人单位直赴南华大学开展急需紧缺医疗技术人才引进的面试工作,共117名考生参加面试,现场签约28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人。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每年设立不低于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行专项审批、专款专用,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了人才补贴幅度,以真金白银引才留才。(尹清、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