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中国网 2023-11-10 13:34:2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教学管理是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领域的创新能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应该与时俱进,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教学管理队伍,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能够促进学院的长期发展。

教学管理的创新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实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学管理需要发掘潜在的人才,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这种创新可以通过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内容来实现。目前我国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的教学管理机制仍不够完善,需要多方人员共同努力,积极响应国家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号召,寻求教学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法,为提升优秀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意义

研究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教学管理的优化,对于进一步推动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有限资源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场所,需要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光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还有对教学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既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又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为学校更好改进教学制度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教育领域发展的需要

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做好转型准备,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创新以往教学管理队伍。近年来,随着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扩大,开设的专业课程与日俱增,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科结构的调整,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的教学管理队伍无论在工作的量上,还是难度上以及复杂性上都有新的要求与变化,这对教学管理队伍在管理、协调等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构建一支善于服务、懂得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升传媒艺术类民办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传媒艺术人才成长的需要

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导向,创新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教学管理机制,不仅是学院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传媒艺术类高校应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创新模式,不断促使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求,在工作岗位中释放个人价值。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统领,立足社会人才需求,不断丰富高校教学管理内容及方式,最大化地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运用能力、创新求变意识、团队领导才能,这对人才发展、人之成才、人尽其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效果延伸的关键

近年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又提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双万计划”等,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旨在深入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培养更多适应于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是对接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标尺,开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延伸高校教学管理效果、提升高校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很多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管理的具体概念认知模糊,导致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无法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规划。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仍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没有与时俱进,充实自身的管理知识,忽略了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无法有效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管理工作没有切实服务于教学活动,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健全。

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缺乏完善

目前大部分传媒艺术类高校都设有两级管理机构:一级为校级管理部门,一级为院(系)级管理部门,二者是从属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校级管理工作庞杂,从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到具体教学内容的制定都是由校级管理部门完成的,而院(系)级管理部门更多的是在校级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完成相应工作,教学管理主体意识有待增强,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另外,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或是只看到教师的成绩及其业务,而忽视教学管理者的成绩及其业务能力;在工作激励机制中教学管理者的奖励不突出,由此导致很多教学管理工作者只是很随意的维持工作原状,而工作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与激发。

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培训与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并不高,且一部分教育管理人员是非教学管理专业毕业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对于工作的认识还有偏差,服务意识不强。当前,针对教学管理者的培训相对较少,在工作的创新性、自觉性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还有一些教学管理人员是留校生,这些教学管理人员虽然对本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较为熟悉,了解本校专业的优势,但由于并没有接受专业化的教学管理基础理论,致使在实践工作中专业化教学管理能力欠缺,不熟悉专业化教学管理规律、专业化教学管理手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与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为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目前,大多数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已经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通过引入优秀的教师以及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样,为了提高艺术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也在积极组织各种课程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对能力。在教育管理中,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需要被培养和发掘。教师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资源。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少院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发展体系,通过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实现。在教育创新方面,许多高校还通过实践教育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室和工作室等方式来实现。然而,要想真正提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在教育机制和教育方法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外,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关键的一步。

高校教学管理意识的深化

要想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就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教学管理队伍的认识,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与地位,提升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高校教学管理意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需要深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意识,让正确的教学管理思路带领教学管理工作。一是高校需要成立专项研究组,校方领导为主导人,各学院直接领导为成员,同时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的调研工作,明确本校需要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确定好了目标,才能确定教学管理的思路和理念,根据教育目标的差异性进行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二是始终以育人为教育思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说到底是为了育人,而育人就不仅仅是课堂上要做的事,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等整个育人的环节都要融入创新元素。总之,只有深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意识,在理念上将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相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传媒艺术类民办高校在教学管理机制上的创新。

高校教学管理力量的强化

高校要强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力量,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上乘的教学管理队伍,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师,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要有专业的创新理论知识、丰富的创新实践经历。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教学管理团队,有规划地投入资金,加强教师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让现有教学管理人才的创新型能力得到提升,将校内各部门职员、基层领导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成员,与教师队伍合作,在校内让两股力量汇流,形成强大的高校教学管理力量,推动传媒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实。还可以为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将心理学、计算机知识、教育管理学融入到培训工作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进而完善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学院还应该健全激励机制,构建考核、选拔机制,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养,使教学管理人员更好地为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从而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管理队伍。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健全

基于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离不开制度保障。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教学系统是由有形的教学人员、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时空等物质和无形的课程理念、教学思想等意识组成。正是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如同计算机程序一样,把教学系统的各种因素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一方面,课程理念、教学思想总是借助一定的制度才能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变成现实;另一方面,人员设施等又要借助于制度才得以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要完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需要高校领导层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组织各部门、各院系领导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同时,高校领导层还需要发挥监管作用,比如某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长期滞后,明显与传媒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针脱节,那么领导层就应该遵循相应的制度,责令该院系尽快革新教学管理工作。此外,很多欧美国家在高校教学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国高校应有“博其所长,克己之短”的态度,引进国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制定更适合中国背景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与制度。

高校教学管理方式的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化进程加速,由此带来的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挑战,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各种技术和信息科技已成为人们生产、科研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成长,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但要做好工作,还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术,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可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管理系统,从而高效的进行日常工作。同时,高校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升级基于应用型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如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平台,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庞大的互联网数据,搜寻符合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理念的优质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还可以利用信息处理设备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年级、专业、性别等多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整合,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方式。此外,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还需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与学院发展相符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对管理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采集与整理各个管理主体对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等内容的意见与想法,细化与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方案,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联系性,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对考核评价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丰富,这样有利于保障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全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各个管理主体的能力与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校教学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升级。

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传媒艺术类民办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的重要基石,人才培养和创新不仅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而应用型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与进步。高校在健全与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从教学、师资力量、社会实践与教学监测等方面着手,努力探索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办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传媒艺术人才。(四川传媒学院表演学院:杨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