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荣历史使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与当代青年息息相关。因此,年轻干部要坚决摒弃“躺平”心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在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不做“躺平”式干部。
年轻干部要增强“躺不下”的使命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躺平是一种致命的“慢性病”,病根在于理想信念缺失。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已经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要正确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深刻内涵,牢记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年轻干部要增强“躺不惯”的责任感,遇事不躲,敢于担当。讲责任、敢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正是因为一代代奋斗者胸怀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躺不惯、不认命、不服输,才能在塞罕坝林场荒漠沙地种出“生命绿洲”,在红旗渠半山绝壁凿出“人工天河”等令世人惊叹的奇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年轻干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就应当始终保持积极昂扬的奋斗姿态,拉满弓、上紧弦,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狠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际行动书写年轻一代的“担当答卷”。
年轻干部要增强“躺不稳”的紧迫感,自强不息,上下求索。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一位党员干部需要拥有更广博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的经验积累、更巧妙的工作方法。因此,年轻干部应当要有强烈的本领恐慌意识,把不断学习新知识作为一种身体本能惯性,如饥似渴,善于思考,避免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虚心、真心、诚心向人民请教,拜人民为师。坚持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不断提高本领能力,提升履职素养。(王永平 张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