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伟大变革,为村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艺术赋能,古建融新”实践队,深入探访调研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绘就苏坂新图景。
实践队成员出发前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综合楼合影 林婧 摄
实践队成员们初到南通镇便即刻前往“苏坂榕”改造地,对其周边各改造节点结合实地环境情况进行仔细地测量评估,为乡村改造拟定了初步改造方案。测量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改造现场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踩点规划。他们仔细考察了每一个改造节点,充分了解了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实践队与镇领导、村干部、村民共同召开了初步改造汇报会。在会上,实践队详细汇报了他们的改造方案和设计思路,并展示了针对各节点现状结合南通镇发展需求所做出的场景模拟和产品建模渲染效果。与会人员共同商讨并确认了设计需求。讨论如何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注重就地取材,以打造出既符合南通镇发展需求,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改造方案。
实践队队员深入了解了苏坂村与龙舟之间长达190年的深厚情感纽带,见证了这一传统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了更有效地传播和弘扬这一独特的龙舟文化,团队精心设计了以龙舟为灵感的宣传导览栏,旨在吸引更多人关注并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同时,他们对榕树旁的布告栏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改造。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布告栏的实用性,还为其营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氛围感,使其成为传播龙舟文化的新窗口。
此外,实践队还为护栏涂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并嵌上了风车,为整个环境增添了一股活力四溢的氛围。当这些色彩斑斓的护栏在水面上呈现出倒影时,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与榕树及其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和谐共融的美景,进一步提升了苏坂村的文化魅力和旅游价值。
近日,实践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一同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紧密协作。在闽侯县南通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南通镇党委政府、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实践队顶着酷暑,挑灯夜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倾力办实事,用心解难题”的实践方针。
在榕树打卡点处,实践队员与施工人员先对场地路面进行修复。木工师傅与实践队员确认尺寸方案,切割各类木材对榕树树池座位、场地围栏、装饰框架进行制作。实践队成员与村民共同书写祈福带、挂灯笼,历久弥新,传承着古榕树的神奇魅力。在苏坂村网红打卡点这一设计中,巧妙地将“修旧如旧”的复古情怀与“朴质古雅”的典雅气息相融合。充分尊重并利用原有场地,发掘并利用现有材料的最大价值,以“保古增新”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苏坂村打造成一处备受瞩目的网红打卡胜地。
网红打卡点设计成果 方思翊 摄
7月5日,实践队师生向与会领导与村民详细介绍设计落地后的“苏坂榕”,真正在这里实现一步一景的设计成果,领导们也对实践队的付出与成果表示肯定与赞善,村民们更是自发的为实践队成员带来西瓜解暑。汇报结束后,实践队的成员们与领导和村民们共同品茶谈民生,气氛热烈而融洽。他们围绕改造节点的后续维护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实践队的成员们与领导和村民们共同创作了百福图,寓意着对闽侯县南通镇的美好祝福和期许,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实践队成员以提高人居环境为实践主旨,结合“艺术赋能”专业特色,深入基层、聆听村民意见、去想、去走、去看、去感受、亲力亲为,到“苏坂榕”顺利完工供村民、游客休憩观赏,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创造力。
苏坂榕周边改造成果 林婧 摄
实践队成员与当地政府领导合照 林婧 摄
乡村的建设确实非一日之功,但它却是青年们走进乡村、扎根乡村的起点。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政策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致力于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推动乡村发展的时代使命。他们利用在校园中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文化,为乡村营造带来新的活力和蜕变。在未来实践队成员们也会以更加专业的角度,深入基层,为乡村带来新的“声音”,让青春在基层的淬炼中熠熠生辉。(方思翊、刘可荟(师)、李晓燕、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