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南昌师范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在附属麦园小学食育楼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点亮成长‘食'光”主题实践活动,116名小学生通过红色食育课堂、科普体验、动手实践等环节,在舌尖与心间种下红色基因与劳动精神的种子。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斌到场指导,参与师生共150余人。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附属麦园小学的孩子们齐声朗诵井冈山精神24字诀,拉开活动序幕。志愿者以红米饭、南瓜汤为切入点,讲述井冈山时期的饮食故事,解析其从稀缺物资到营养粗粮的变迁,让孩子们在红色叙事中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课堂尾声,大小学生共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色旋律回荡全场。
活动将孩子们分为四支特色小队,在四大主题区域展开探索:“膳食宝塔+稻种文化”区里,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串联起粮食安全与科研精神;“24节气饮食+赣菜文化”区通过互动问答,让节气智慧与地方风味活起来;“舌尖上的中国+食疗文化”区与“食品趣味实验区”则分别从文化与科学角度拓展认知边界。志愿者借助图片、实物、视频等载体,生动呈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食育知识,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掌握营养常识与用餐礼仪。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忆苦思甜餐制作环节。清洗南瓜、揉制面团、协作蒸制……当亲手做的窝窝头出锅时,孩子们争相品尝,在软糯口感中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深意。这场实践不仅让劳动创造有了具象表达,更让“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有了温度。
此次活动通过“红色基因+食育文化+劳动实践”的融合设计,让孩子们在认知食物、动手劳作中,既收获了知识,更培育了对劳动的尊重、对食物的敬畏,以及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