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科技大学“电子红芯,声深向党”实践团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走进“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杨嘉墀院士故居,开展以“寻访两弹元勋印记,筑牢科技报国信念”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追寻科学先驱的奋斗足迹,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科技发展紧密相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杨嘉墀院士的这句箴言,如今在其震泽古镇的故居中熠熠生辉。故居展陈按时间脉络与事业板块,分为序厅及“人生之路故土寻根”“蔚然成才矢志报国”“协力同心两弹一星”“战略前沿创新航天”“嘉木成荫墀耀后人”五个篇章。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实物展品及影像视频,全面展现了杨嘉墀院士从震泽出发、赴外求学、归国报国的人生历程,以及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建立的不朽功勋。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实践团成员仿佛穿越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见证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国家核盾与航天梦想的壮举。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担当精神,深深激励着在场的青年学子。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杨嘉墀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此次探访既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团成员通过梳理史料、解读展品,深刻领会杨嘉墀院士隐姓埋名背后的精神内核。从故居的青砖黛瓦到实验室的灯火通明,从历史档案的字里行间到科技前沿的探索征程,“两弹一星”精神始终指引着方向。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团成员将传承红色科技基因,以专业所长践行“声深向党”之志,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苏馨、丁欣童、汤恒涛、耿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