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科技大学敬文书院“春申印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热忱,前往上海开展沉浸式研学,用脚步丈量红色上海,以青春之躯致敬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首先来到位于黄浦公园的人民英雄纪念塔。他们列队肃立,齐声朗诵碑文“伟大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全体成员绕行一周,并面向黄埔江水默哀一分钟,内心满是对革命先烈的无尽追思。
站在外滩观景平台,团队成员们眺望浦东新区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群,感悟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从石库门到摩天楼,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奇迹,也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光辉历程。
随后,团队成员们前往位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定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起点。在纪念馆的心愿墙前,团队成员们郑重写下对党的庄严承诺,与历届来访青年学子的誓言交汇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在18平方米的会议室复原场景前,我们仿佛看到13位代表围坐讨论的身影,”团队成员们在参观时不禁感慨,“展柜中1920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纸张虽已泛黄,真理之光却穿越百年依然闪耀。它如同一座灯塔,为中国革命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信仰的力量。”
告别一大会址,团队来到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这座位于静安区光复路1号的六层建筑,西墙上密布着430余个炮弹孔和枪弹孔,无声诉说着1937年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血捍山河的悲壮历史。纪念馆内,一份份珍贵的史料、一幅幅战争场景复原图、一尊尊生动的雕塑,再现了谢晋元团长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的英勇事迹。队员们在参观后,在纪念馆的留言板上纷纷留言,不禁感叹“孤军浴血,精神不朽。”
从外滩陈毅广场的城市记忆到一大会址的初心启航,再到四行仓库的弹孔墙见证,大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用赤诚体悟信仰的高度,在对历史的探寻与感悟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现场研学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之我,书写时代华章。(吴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