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共青团中央联合司法部、公安部等部门发起的“法治中国青春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的禁毒先锋队走进四川长宁县城,以“凝聚青春力量,共筑无毒未来”为主题开展禁毒宣讲。作为全国87支优秀实践团队之一,这支跨学科队伍用专业与创新为基层群众送上禁毒教育盛宴,更以青春担当筑牢全民禁毒防线。
跨学科赋能:让禁毒宣讲“活”起来
“用年轻人的创新语言讲好禁毒故事”,这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禁毒先锋队的实践宗旨。这支由法学、公共管理、广电、视传等多专业学子组成的队伍,在周建辉、童静两位专业教师指导下,构建起“法律素养+传播力+创意”的立体实践模式。
当日清晨,长宁县安宁社区会场早已座无虚席,既有社区群众,也有不少年轻人专程赶来。主讲学生志愿者傅宇贝带领团队,将法条解读、案例分析与“法条快问快答”“毒品伪装识别”等互动环节相结合,更特别融入长宁竹文化元素设计宣传物料,让严肃的禁毒知识变得生动易懂。随后在五粮液集团旗下普什集团,团队以艺术化表达深化毒品危害认知,吸引数百名群众驻足观看。这种打破传统单向输出的模式,让基层禁毒宣传“活”了起来。
精准对接需求:科技+在地化破解新挑战
长宁地处四川南缘,虽实现毒品“零产量”目标,但依托咪酯、“笑气”等新型毒品滥用问题凸显。团队精准聚焦防范麻精药品滥用与青少年毒品预防两大核心,结合《刑法》《禁毒法》解析管制清单与法律后果,用“上头电子烟”“聪明药”等真实案例揭示新型毒品伪装性。
现场展示的“毒品识别AR小程序”尤为亮眼,群众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识别常见毒品及其伪装形态,这项创新技术已在宜宾多地试点并获好评。“讲座太及时了,学到的防毒品知识要赶紧传给家人孩子。”听完宣讲的社区群众纷纷点赞。
宣讲团在长宁县城的普什集团厂区内宣讲(何毅摄)
校地协同:从短期宣讲到长效护航
作为宜宾“校地共建”禁毒防艾工作的重要力量,四川轻化工大学与长宁县禁毒办、司法局早已结下深厚合作情谊。2022年“12·1禁毒防艾日”,该校学生就与长宁基层单位联合举办演讲比赛传递禁毒决心。此次实践更深化合作——宣讲结束后,团队与长宁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共建“青春护航”工作站,将定期开展戒毒人员心理疏导与就业帮扶。
“青年力量为禁毒宣传创新提供了新思路。”长宁县禁毒办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禁毒宣传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型,在青少年中培育“识毒、防毒、拒毒”内生动力。
青春担当:在法治实践中书写责任
“这不仅是‘八五’普法的生动践行,更呼应了中央防范青少年涉毒网络宣传部署。”团队指导教师周建辉指出,沉浸式实践让青年在服务基层中深化法治信仰。据悉,此次宣讲通过线上直播覆盖长宁全县中小学,后续团队还将发布《长宁县青少年毒品认知调研报告》,为地方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禁毒是持久战,我们愿以青春之名担责。”傅宇贝的话道出队员心声。这支青春队伍用专业、创新与坚守,在基层法治实践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共筑“无毒未来”注入蓬勃青春力量。(周建辉、童静、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