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将公益教育注入学校特色教育项目,通过组织师生开展闲置物品义卖,募集“永泰助学基金”,助力青海省囊谦县阳光福利学校品学兼优的同学完成学业。本报记者贾宁摄
在学生摆出来的摊位上,“学霸日记”售卖一空,21幅书法作品义卖7.45万元……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的“阳光义卖”活动效果显著,所筹善款去除成本后,将被用于帮扶多地的学校及贫困学生。而这并非个案,全国范围内,多地学校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正在稳步提升学生的公益慈善素养。
“公益素养”是一个新概念。近期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首个《儿童公益素养教育发展报告》(简称《报告》)将其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描述了当前儿童公益素养发展的整体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九成家长愿接受儿童公益慈善教育
在传统公益视角下,儿童往往被视为公益服务的对象。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发展日趋现代化和规范化,其参与性得到增强,相应地,儿童也成为公益事业的参与者之一。相关专家表示,这既是公益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这一变化是迅速的。早在2015年,有一项针对60所中小学的调查发现,63.6%的中学生从未参与过课外公益活动;小学生经常参加课外公益性活动的只有16.9%。2016年慈善法出台后迄今,我国儿童慈善教育发展及儿童参与公益慈善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提升。
当下,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双减”政策的出台,将对儿童慈善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报告》指出,占校外培训投入八成以上的学科类课外培训投入,将有望向非学科类转移,公益慈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细分领域之一,有望获得家庭校外教育投入的青睐。
儿童公益素养提升的另一大“推进器”是互联网,儿童群体有望迎来常态化的慈善教育。
报告发布方调查发现,国内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教育和实践活动越来越受欢迎,当前家庭、学校、社会组织、营利性教育机构是儿童慈善教育的主要供给方。这一需求已经从隐性慢慢上升到显性,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近六成被调查者带孩子参加过公益慈善或类似活动,超六成家长认为儿童公益慈善教育“非常重要”。
综合多方面情况来看,儿童公益素养的提升,已经有了良好的大环境。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家长是否有时间或曾经是否带孩子参加过亲子公益活动,或者家长本人有无意愿参加公益活动,有九成以上的家长有较强意愿让孩子接受儿童公益慈善教育。
与此相呼应,包括华师一附中“阳光义卖”活动在内的诸多案例表明,学校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公益慈善教育。
《报告》指出,在教育部历年公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中也可以发现,与公益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和综合实践活动也成为开展和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教学手段,当前已出现了不少以公益为主题的课程设计和活动设置,也有部分学校开展了以“慈善”“公益”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探索。
各种活动类、社会实践类的公益慈善教育正在兴起,部分地方将其机制化。例如四川省成都市,将每月11日定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
学校教育的探索有了一些创新,例如北京市海淀区某国际幼儿园,开设了“公益图书馆”,藏书近4000册,以经典绘本图书为主,服务园内外幼儿,辐射周边社区。在选书和借阅的过程中,孩子们分享、交流,有了更多愉悦感。这一探索已经具备了项目化的特点,值得被借鉴。
家庭亲子公益现状不容乐观
然而,一方面是家庭亲子公益教育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却是家庭亲子公益状况不容乐观。
“从家庭端来看,儿童公益素养方面的需求很旺盛。但是,时间、渠道和可信度是三大瓶颈。有些家长认为当地缺乏相应的活动资源,或活动流于形式,可持续性不强;部分家长还担心自己缺乏甄别公益慈善活动的能力;受新冠疫情防控影响,部分家长也提出参加线下活动安全问题的顾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程芬说。
《报告》指出,亲子公益活动地点分别为“居住所在社区的周边”(66.7%)、“同城”(54.2%)和“学校周边”(53.7%)。可见,社区和学校既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场景,也是亲子公益活动的主要场景,而社区公益如何加大对儿童及其所在家庭的供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社会组织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目前已有不少探索,例如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配套的《慈善读本》,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广、与学校教育结合最紧密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教材。
中国扶贫基金会“小小公益传播官”项目面向7-15岁儿童开展,锻炼其能力,提升公益素养。截至去年8月,该项目吸引了6万余名青少年参与。
此外,一些公益组织从筹款服务、慈善文化培育或儿童成长的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包括项目实地探访、开发慈善课程和教材、提供社会调研或志愿服务机会、举办公益主题比赛或学习营、搭建交流平台等;不少商业背景的教育服务机构,也基于留学背景提升或素质教育需求,提供了小而美的公益体验活动。
然而,当前公益领域在公益慈善教育的校外探索方面,尚未形成规模化态势。
“社会领域包括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的公益教育,仍是儿童素质教育赛道中非常细分的一个领域,呈现规模小、形式单一、内容零散的特点。”总体而言,《报告》认为,无论社会组织还是商业机构,与学校合作的公益慈善教育以年度单次活动居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相关度不高;面向家长与学生的公益慈善教育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大多处于初创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以公益慈善教育为品牌的头部机构,在课程设计、教研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提升儿童公益素养需4个突破
事实上,儿童“双减”之后的时间用到哪儿,是家校社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公益慈善有着利他的独特性,如何保障供需之间的有效对接和目标手段的微妙平衡,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之间达成共识。
在宏观环境支持和各方需求呼唤的利好氛围下,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有望迎来发展新机。就此,《报告》建议,亟待强化顶层设计、凸显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战略地位;发挥联合优势,推进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地方实践;搭建资源平台,完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竞争机制。
“提升儿童公益素养,需要4个突破:一是行动;二是参与;三是升华;四是机制。”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解释说,公益界已经为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力提供了丰富案例示范,未来需要促进更多行动。
“孩子是这个过程中的行动主体,要尊重孩子的参与意愿、寓教于乐,激发他们的潜能;升华就是各界要看到儿童公益素养这个命题的深远意义,它不是简单的道德教育或利他活动,而是对儿童个体成长、家庭家风建设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有价值;培育儿童公益素养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王振耀建议,未来要有更高层面的规划,统筹政府、社会、家庭等更多资源,联合学校、家长和公益组织、专业教育机构等更多力量,集合协同、有序竞争、错位发展,形成良性的儿童公益教育生态和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