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万泉湖村下河泉边,清冽的泉水汩涌而出,顺着新建的水渠欢快流淌,工人们正在为新建的凉亭刷油漆,村民们则沿着水渠浣洗衣物。“以前泉水周边都是荒草地,现在修了凉亭、水渠,铺了地砖,平整、干净又漂亮,洗点东西、遛个弯儿,俺们都喜欢到这儿来。真好!”正在泉水边洗衣服的万泉湖村村民王腊生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
万泉湖村原是个偏僻的小山村,土薄石厚,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村民多靠外出务工挣钱。随着时代的发展,万泉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也同时揭牌成立,鹤辉高速专门设置了万泉湖站,省道227至万泉湖道路也建成通车,村里修建了宽阔的柏油路,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万泉湖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自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万泉湖村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形成和万泉湖景区、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共生发展的良好态势,支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美丽乡村工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经过多方努力,争取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资金800万元。钱到位了,实施哪些项目?在哪些村实施?具体如何实施?如何能干出特色?成了摆在万泉湖村支村两委干部面前的问题。为把钱用到刀刃上,让项目出彩,让群众满意,支部书记王万存多次召开支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制定项目实施具体方案。
方案一定,说干就干。万泉湖村结合自然村多、村民居住分散的特点,以小队为单位,集中部署,统一标准,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清杂物、运垃圾,拆“违建”、砌围墙、修路面,搞绿化、做美化……迅速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热潮。该村先后拆除残垣断壁25处32间,乱堆乱放28处,修建小游园4个,铺设柏油15000平方米,垒砌花墙600余米。
如今,走进万泉湖村下河自然村,独具的匠心和自然的美景实现了完美结合。这里环境优美,就依势就形铺设一条曲径,便于人们散步赏景;那里有三五棵老树,七八块怪石,整理清洗一下,颇有奇趣;闲散地不进行大面积硬化,用碎石板随意铺就,以求自然之趣;路边石间,有小块土地,修建成小花坛,植几丛花草,栽几杆竹子,形成一个个微景观;高处地势开阔,修建一处凉亭,放置座椅,便于游人闲谈休憩……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们现在做这么多工作,就是为了建好基础设施,搞好环境,一个是让万泉湖村的老百姓住得舒心,更是为了让外面的人能够愿意来,留下来,还想来。一句话,咱党支部做工作就是为了让群众满意,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万泉湖村党支部书记王万存高兴地说。
在万泉湖村西联庄自然村,淇河岸边的一处高地正在修建观景台,上设凉亭、座椅、步道,可以倚栏远望淇河秀美、太行雄奇,亦可夜晚赏明月、纳清风、听流水、话家常。绿水青山间的万泉湖村增添了新的颜色,更多了几许诗情画意。(元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