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勇气,守护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精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和平路消防救援站的刘瑞翔同志就是这样一位佼佼者。
刘瑞翔同志,陕西商洛人,1995年11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正式党员。自2016年9月入伍以来,他始终坚守在消防救援一线,用他的勇敢和智慧,诠释着“竭诚为民”的宗旨和信仰。
忠诚履职,他是救援处置的“急先锋”
2023年3月26日凌晨一点多,消防站警铃突然响起,G30连霍高速乌鲁木齐往伊犁方向老火车站东三公里处一辆载满乘客的大客车起火。警情就是命令,刘瑞翔与其他消防员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对周边乘客进行疏散并侦查火情,确定大客车装有11个12立方的CNG储气罐,存在爆炸风险,刘瑞翔立即提醒参战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明确紧急撤离信号后带领人员在大客车两侧分别架起两把水枪和一门水炮对火势进行控制。扑救过程中两次紧急撤离又两次返回火场,经过近六小时的奋战,火灾被彻底扑灭。
“消防员就是我们的英雄,没有他们,不敢想象今天的后果,感谢,十分感谢!”客车司机库德热提·亚森阿吉激动的说道。这样子英雄事迹还有很多例如在疫情期间,刘瑞翔同志就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主动请缨,带领队员们前往精河县防疫物资储备库,搬运防疫物资约300余吨。在搬运过程中,他和队员们不畏艰辛,连续奋战,按时完成了防疫物资搬运、转运工作,为疫情指挥部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伙子能吃苦,这么多物资他一直在帮忙,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他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积极协调,让大家更加高效有序,这样我们就能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疫情工作人员陈志刚说。
刘瑞翔同志不仅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和好评,更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消防救援人员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也激发了更多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的热情。“都是因为看到他们这群消防员,在这样的时候还在一马当先,不禁让我们也想出一份力帮助大家。”公益事业人员范光虎感动的说到。
苦练本领,他是业务精湛的“技术能手”
刘瑞翔同志深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因此他始终坚持苦练业务本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训练中,他经常严格要求自己和队友,要熟练掌握各类消防器材和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三九寒天,总能在训练场上看到他的身影。他常说,训练是为了实战,只有训练成绩提上去了,才能更好地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消防人员马天宇说。
他还主动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为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累计更多经验,才能在分秒之中抢救更多的生命。”刘瑞翔说到。
除了体能训练,刘瑞翔还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消防救援技能训练或演练,包括双人攀登6米拉梯、利用疏散楼梯救人、举高消防车救人、楼梯铺设水带、徒手抱式救人、徒手背式救人、水罐消防车与高喷消防车灭火等。“火情的到来不选择时间,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刘瑞翔斩钉截铁道。
心系群众,他是竭诚为民的“服务员”
作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除了完成日常的救援任务外,刘瑞翔还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他经常深入社区、学校和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他总是在周末和休假时间,主动走进社区、学校和居民家中,普及消防知识,帮助居民群众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社区工作人员莫新沔,“他的宣讲活动覆盖了200多个场所,帮助街道、社区、学校和居民发现并整改了300多处火灾隐患,为人民群众减少了财产损失,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安全。”
刘瑞翔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只要有时间就参加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活动和“弯腰行动”。为辖区居民清扫环境卫生,帮助社区居民粉刷翻新住房及楼道,美化整体环境。这些行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他的关爱和热情,他也因此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好儿子”。
“他经常来,我们天天见,帮我们这帮我们那,跟我儿子一样”社区居民刘延贵大爷开心讲到。刘瑞翔还热爱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者活动,与5个不同的特困学生和失独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期间还救助群众200余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和爱戴。“非常谢谢刘瑞翔哥哥,因为他的帮助,我现在成绩很好,还得了第一名呢。”麦孜拉·买买提江同学拿着奖状笑嘻嘻的说。
刘瑞翔视职责为生命,用行动铸造着对“国家队”、“主力军”的神圣信仰,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坚定信念,践行者“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忠诚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工作以来,他参与处置应急救援任务13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150余人,2016年至2022年间荣获总队嘉奖1次支队嘉奖5次,同时在2022年、2023年分别被评为最美精河人、红星名人以及被共青团精河县委员会聘任为校外辅导员。他用自己的忠诚和热心,书写了一幅幅消防救援人员与辖区群众团结友爱的美丽篇章。(巴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