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科普 :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6-24 16:06:18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秋红 责任编辑:代洪亮

大家都知道,宝宝在出生后是需要接种疫苗的,这些疫苗接种后可以使宝宝获得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那疫苗接种的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疫苗属于一种于无害病菌中提取的物质,可以使人体产生天然的防御力,以便应对接下来可能会入侵人体的病菌。在疫苗注射后,身体免疫系统就能立即消灭病菌,从而避免生病的情况出现。

根据现有的疫苗接种标准来看,新生儿在出生后若无特殊情况的存在,24小时左右便需要接种卡介苗。它主要是用于预防结核类疾病,这种疫苗是唯一会导致接种部位发生溃烂的疫苗。卡介苗在临床上属于减毒活疫苗的范围,它在接种后对于新生儿预防结核病来讲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即便妊娠女性具有抗结核病的抗体,但抗体本身却不能通过胎盘及时传递给宝宝,这就会导致宝宝出生后不具有抵抗结核病的抗体。而在宝宝成功地接种卡介苗之后,那么他自身的免疫系统便会对结核菌产生免疫能力,这就使宝宝能够有效地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播散性结核病,所以说在宝宝出生后,应该及时接种卡介苗,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宝宝的作用。

卡介苗接种技术

在疫苗接种室对疫苗进行抽取,同时填写相关的疫苗接种卡,期间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在使用卡介苗前,需要对品名、剂量、批号、有效期等进行核对。卡介苗使用前加入0.5ml所附稀释液,放置约1分钟,振动使之溶解并充分混匀;这期间,要是发现卡介苗中有无法被摇散的颗粒或是发现药瓶有破损、菌苗过期之类的情况,便需要立刻将卡介苗废弃;再用注射器对药液进行抽取。最后要对接种卡进行再次核对,然后才能进行疫苗的接种。接种前先要充分暴露宝宝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并借助酒精对接种区域进行消毒,待消毒区域待干后便可以注射抽取好的药液。若在住院期间未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小于3月龄的宝宝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的儿童,则需进行结核菌素或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试验阴性者予以补种;大于或等于4岁的儿童不予补种。

新生儿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暂缓接种:

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暂缓接种卡介苗,当确认儿童未感染HIV后再予以补种;当确认儿童HIV感染,不予接种卡介苗。

免疫功能异常者,原则上不宜接种。

接种后有什么反应

通常情况下,受个体差异的影响部分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其中,有的宝宝会出现接种部位皮疹以及颜面部水肿之类的变态反应。而卡介苗在接种完成后,部分宝宝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后的2个星期左右,宝宝会出现局部红肿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肿会发脓破溃,不过到8-12个星期的时候,破溃处就会出现新的结痂情况。如果接种局部红肿溃烂比较严重或腋下有肿物,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卡介苗接种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里,家长在给宝宝进行洗澡的时候,应该极力避免细菌感染接种皮肤的情况发生,切记不可用水弄湿发生破溃部位的皮肤,同时要保证接种皮肤的清洁。

对于家长与出生不久的宝宝来讲,疫苗接种一直以来都是头等大事,尤其是卡介苗的接种更是疫苗接种的关键。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人员的工作。而接种人员在接种卡介苗期间,则需要严格按照接种标准对新生儿进行疫苗接种,以此来确保卡介苗接种的效果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 王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