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级政府对社会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基层治安防范措施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混乱局面得到有效治理,社会治安秩序不断好转,呈现了基层社会稳定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但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夯实牢固基础,营造浓厚氛围。个别工作人员在抓综治工作上,创新精神不够,习惯于按照老旧的工作方法解决和处理新问题,工作思路陈旧,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式下的工作,对综治中心的全面建设造成影响,无法产生合力。要着重加强对综治中心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对综治中心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网格化管理中表现突出的网格员和村民,应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畅通有效机制,形成整体合力。部分成员单位习惯单打独斗,主动协调其他部门、主动调度重点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主动参与、一体联动的积极性不高,未能真正形成联防联治联创的整体合力。之后要从畅通内外部监督机制上着手,把内部监督,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加混主动监督和事前防范,以监督推动工作规范化开展。
融合共享数据,推动治理水平。治理管控还不精准,科技运用含量不高,运用“大数据”、“云搜索”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比较薄弱,在精准区分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精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需要在各方面加强对科技信息建设统筹,发挥好大数据作用,推动广泛融合共享内外数据。进一步加大村、社区综治队伍建设,推动基层综治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着力培养锻造一批懂电脑、懂信息、懂数据的基层综治干部,全力提升政法综治队伍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