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创富再有新动作,村民福气值满满

发布时间:2024-08-27 09:12:06 来源:中国网 作者:马宇 周建琳 责任编辑:

一边是干净敞亮的为民服务区域,一边是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展示平台,近日,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创富工坊210平方米的空间内,便民服务与村民共富两大功能实现了“默契”融合。今年,第六埠村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打造创富工坊,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效能加速升级,为乡村振兴再添新活力。

这里是村民24小时的“家”

在创富工坊的为民服务区域,记者发现这里的办事大厅有点儿“不一样”。

“我们提倡‘小办公、大服务’,便民服务窗口只设有两个工位,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业务中坚力量在这儿轮值。村民来了问事办事,轮值人员按照‘首问负责制’问清需求后,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过来现场为村民解决问题、办理相关事宜。咱给村民办事,不能让村民挨个窗口、挨个办公室去找人。”第六埠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说。

“小办公、大服务”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村民感受到家人般的贴心,为民服务区域还以开放式、亲民化的空间打造与氛围布置,让村民直观有回家的感觉,“乡建工作营”集中展示村里手艺人精巧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瞬间勾起大家儿时的回忆;开放式活动区设有桌椅、图书角,饮用水全天供应,日渐成为村里开展技术培训、研学教育、研讨交流、亲子活动、村民议事的活跃空间。

“村委会是村民的家,大伙儿都愿意来我们才高兴。现在下班后村委会大院的门也不关,每天晚上舞龙的村民都过来锻炼,这儿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说。

创富空间,强村富民的“梦工坊”

走进共富区域,富硒蔬菜、蟹稻米、灵芝、土鸡蛋……第六埠村的特色农产品一一进入眼帘。

“创富工坊既是村里农特产品展销窗口,也是承接商务合作、开展业务交流的平台。”创富工坊负责人郝鑫说。

为了推动全村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今年第六埠村探索富硒蔬菜“单位采购、社区团购”新模式,截至目前已销售蔬菜10吨。同时,村里更加深入挖掘本村资源禀赋,不断扩充农特产品新品类。

“村里有90多亩的灵芝种植基地,今年尝试在灵芝提取孢子粉后,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制作成灵芝摆件。我们还有大片荷塘,现在也正和工厂协商,计划推出荷叶茶、荷叶饼等新产品。”郝鑫说。

“网友们,大家好,这是我们六埠生态循环种植的蟹稻米。”采访间隙,创富工坊直播间开播了。但是村民提早准备,开始为今年的销售“预热”。

“我们把直播间装好了、设备调好了、标识统一了。以后村民人人都能做主播,想直播随时来,我们会负责把控好产品质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说。

三个“没想到”,围坐话振兴

“没想到村里有这么好的开放空间,没想到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村里的产业发展,回村大学生也一起参与商讨、提出意见建议。”村民李健日前参与了第一次“六埠话振兴”议事会,他接连用三个“没想到”表达对村里新近变化的欣喜。

“六埠话振兴”议事角是第六埠村在创富工坊内打造的重要功能区域之一,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委会工作人员、村民围坐在一起,大家掏掏心窝子、唠唠家常事、说说心里话,为产业振兴献良策,为村庄治理指方向。

“我们把议事制度和‘微格精治’制度相结合,村两委班子成员包片,哪儿片出了问题咱们和村民直接交流,村民的事村民自己最清楚,咱们必须听村民的心声、听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把事办到村民的心里,村子的发展才更符合村民的利益。”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说。

开放的大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发展思路,让第六埠村民更加主动融入和参与村庄的建设。在创富工坊的第一场直播中,李健凭借丰富的直播经验成为首位主播,为村民直播带货“打样”。眼下,他还带领成熟的运营团队回到家乡,计划从媒体运营、团队对接等方面,推动村里“红+绿+农”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大步向前。(马宇、周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