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家风“传”情 社区“暖”心 尚湖镇新巷村“家风故事”分享会营造社区文化

发布时间:2024-08-29 14:51:08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近日,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新巷村的村民、妇女队长和村干部等代表15人,齐聚在张家湾自然宅基美丽庭院户家中,共同参与了一场温馨的家风故事分享会。此次活动主题为“家风扇语夏日风情”,旨在弘扬家风美德,促进邻里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推动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家风故事分享环节,8位村中长者依次分享,娓娓道来她们与儿媳相处的点滴。每位阿姨的故事都充满了浓厚的亲情与感恩之情,她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家风传承的重要性。首先发言的顾阿姨讲述了她儿媳妇的厨艺精湛,每次家中来客,她的儿媳总是忙前忙后,做的一桌好菜赢得了全家的称赞。顾阿姨说:“我的儿媳就像我的女儿一样,每次都为我们精心准备饭菜,看她这么辛苦,我心里很感激又是很心疼。”随后,张阿姨分享了她儿媳为婆婆购置衣物的小故事。她的儿媳妇经常在外出差,每次都给婆婆带回衣服或者其他小礼物。张阿姨微笑着说道:“我每次看到她送来的衣服,心里都特别暖,她总是把我的需求放在心上。”最让人感动的是王阿姨的故事,她的儿媳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更像姐妹一样与她相处。王阿姨动情地说道:“我儿媳比我女儿还要亲,我们俩就像姐妹一样,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说,她真的是我的依靠。”这一个个温馨的故事,不仅让在场的村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也深刻理解了家风传承的重要性。长者们的分享让大家明白,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家庭和谐的基石、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推动乡村治理的一把“金钥匙”。

分享会结束后,活动进入了手工漆扇制作环节。社工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了漆扇的制作材料和工具。漆扇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漆面的细腻与扇面的轻盈,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致与优雅。和美公司社工详细讲解了制作过程,并带领村民们开始动手体验。村民们在社工的指导下,首先学习如何调配漆料,将简单的颜色调配出丰富而有层次的色彩,用小棍小心挑动,盆中颜料的纹路也随之游动起来,接着拿起空白的扇子,通过不同的入水手法,在水中轻轻转动扇柄,让大自然地沾染到扇面上,沉入提转之间,色彩穿插交错随机变幻,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便制作完成了。尽管有些村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传统工艺,但在社工的耐心指导下,他们逐渐掌握了技艺。村民们专心致志地描绘花纹,或与身边的邻居讨论设计图案,场面十分热闹。每一把漆扇都在他们的手中逐渐成形,色彩斑斓、古韵十足的漆扇展现出村民们的创意与智慧。

制作漆扇的过程不仅让大家放松了心情,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村民们在相互交流中,分享各自的创作灵感与技巧,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一位村干部表示:“这种活动不仅让村民学到了传统文化的技艺,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以后我们村里会考虑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活动的最后一部分是志愿者与村干部一起进行的夏日清凉包慰问活动。他们带着清凉包,走访了村中的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把关怀与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家中。首先,他们来到了贫困家庭王玉珍的家中。王玉珍多年来身体状况不佳,家中经济条件困难。志愿者们为她送去了清凉包,并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王玉珍感激地说:“你们每次来都带着关心和温暖,真的是雪中送炭。”随后,大家前往了孤寡老人周金治的家中。周金治无儿无女,生活上非常孤单。志愿者们的到来为她带来了不少欢乐。她握着志愿者的手说道:“有你们这些热心人,我的日子不再那么孤单了。”最后,他们拜访了贫困党员沈岳祥。沈岳祥虽然身处困境,但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志愿者们不仅为他送去了生活必需品,还和他聊起了村里的变化和发展。沈岳祥笑着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我一定会坚定信念,努力生活。”这次慰问活动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关怀。志愿者们通过行动,向社会传递了温暖和正能量,也展现了新巷村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关爱。

“家风扇语夏日风情——新巷村家风故事分享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村民们不仅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故事的分享,让大家意识到家庭和谐与幸福的关键在于互相尊重与关爱。手工漆扇的制作,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使大家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夏日清凉包的慰问活动,将新巷村党总支的“关怀”送到了每一户弱势群体家中,温暖了每一颗需要帮助的心灵。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新巷村家风的传承力度,也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为村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新巷村村干部表示,“将进一步弘扬家风美德,传递好家庭温情,用家文化来营造好社区文化。以家风带动民风,以民风促进村风,为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巷夯实基础”。(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