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南城县“童心港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项目正稳步推进中,各乡镇“童心港湾”每周定期开放。童伴妈妈继续陪伴孩子们一起,度过安全、充实、快乐的周末。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株良镇“童心港湾”以“世界粮食日”为契机,开展“珍惜粮食,致敬耕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中,童伴妈妈通过视频、PPT、图片、讲故事等形式,帮助孩子们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知道稻谷在生长中,农民伯伯付出的辛勤劳动,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认识“节约粮食”的深刻含义;树立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的良好意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孩子们拿起工具和画笔,制作了手抄报及黑板报等、用艺术传达粮食的宝贵,将爱粮、节粮的意识浸润在心田。
一粒米,禾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餐桌上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都是一个故事。趁着周末,童伴妈妈带孩子们来到田间地头,感受丰收的喜悦,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
刻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美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10月20日,童伴妈妈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了刻纸主题活动,让刻纸艺术在课堂中绽放光彩。
刻纸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了自己刻纸的心得与体会。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刻纸的基本技巧,更感悟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
活动最后,童伴妈妈带孩子们来到了田地里拔甘蔗,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播种和收获,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从而拥有感恩之心。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浔溪乡“童心港湾”开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童伴妈妈带领孩子们观看节约粮食的宣传片及各地农作物丰收的视频,让孩子们明白约粮食,是美德,是素质,更是责任,引导孩子们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童伴妈妈组织孩子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帮空巢爷爷奶奶挖红薯,捡红薯,爷爷奶奶教孩子们种菜,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明白粮食是辛勤耕耘后的成功,不能浪费。
童伴妈妈带领孩子们在棋社进行了下棋比赛。两两分组后,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孩子们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排兵布阵,时而沉思、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落子从容,洋溢着文化与智慧相交融的浓厚气息。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和清脆的落子声相互交织,形成一曲和谐的旋律。在下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专注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培养规则意识。
随后,孩子们在室内进行了正话反做游戏,童伴妈妈说出指令,孩子们要做出和指令相反的动作,这不仅训练了孩子的冲突排解能力,而且锻炼了孩子的专注力。
篮球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项目,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童伴妈妈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打篮球。首先,童伴妈妈向孩子们讲解了拍球的要领,并示范了拍球的动作,接着带领孩子们一起练习。待时机成熟后,举行了拍篮球比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很好地锻炼勇敢顽强、坚持到底等良好品质。
最后,孩子们观看了红色电影《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芦花村里调皮捣蛋的小男孩雨来和他的小伙伴们面对鬼子的欺压奋起反抗。在夜校老师韩梅的带领下成立儿童团,配合八路军游击队与日本鬼子斗争,最终成长为真正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童伴妈妈借助电影对孩子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民族自信,提升了孩子的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