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五前工作法”助推抓源促治

发布时间:2024-11-20 09:46:07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在当前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许多遗留的复杂纠纷和信访事项难以解决,其根源在于早期治理存在薄弱环节。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近期,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积极探索推行“五前工作法”,通过在决策、实施、调解和办理的各环节进行前置预防,有效地提前评估、规范操作、完善疏导,将问题解决在早、在小,努力做好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的源头防范,提升化解的成功率,减少基层矛盾的激化。2024年,寿昌镇的信访总量同比减少17.8%,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为93.6%。

风险评估做在重大决策前

“每一个重大决策的背后,都有着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措施。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的把控,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放心。”山峰村村书记刘国民表示,在面对村里的几个大型项目时,他并没有急于推进,而是先带领村干部们逐户走访,了解村民的意见和顾虑,做足前期的风险评估,再去考虑后续具体落实。

在重大项目决策前,寿昌镇坚持将风险评估作为重大项目决策的先决条件。今年以来,镇里已对27个新建和扩建项目进行了详细评估,确保每项工程都能在稳妥的基础上推进。

“我们一开始确实担心项目可能会对地下水资源有影响。后来,镇里带着专家来进行评估,还实地查勘,最后决定叫停存在隐患的部分,让我们心里踏实了很多。”在一次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村民反映工程可能会影响地下水。收到反馈后,寿昌镇第一时间带领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采取防护措施,在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之后,最终决定叫停两个存在重大隐患的项目,避免对村民生活造成影响。

这种“先评估后决策”的方式,不仅避免了信访问题,也赢得了村民信任。如今,寿昌镇的各项建设项目都顺利开工,实现了全年“零上访、零阻工”,为后续项目推进积累了经验。

隐患分析做在项目实施前

风险评估完成后,如何具体落实?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将隐患化解在最前端。

对此,寿昌镇积极推动“早会商、晚复盘”机制,每日对群众来访、市长电话、网信件、警情进行汇总,联合研判疑难纠纷和重点信访事项,充分开展预想和预测,紧扣“排查、分析、调处、回访、宣传”五个到位,把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对潜在隐患提出疏导化解和处置措施。结合项目区域和项目布局,开展关联性分析,对明确的问题实行领导分工包案,并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在项目实施前化解到位。

今年5月,镇里启动初中扩建工程。因施工现场靠近学校,学生安全成为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镇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包括发放扩建告家长书、告知施工计划,规划了绕行路线、设立临时停车场,尽量减少施工对出行的影响,有效确保了扩建工程顺利实施。

此外,寿昌镇从制度层面确保隐患分析的常态化,在项目启动前召开项目分析交流会,邀请村民代表、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共同讨论隐患。今年以来,已开展15次交流会,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实质帮助。不仅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也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增强群众的信任感。

排查化解做在矛盾升级前

在矛盾激化前及时排查和化解,是基层治理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方针。寿昌镇注重首席调解机制的实施,围绕“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模式,将矛盾化解责任下沉到网格-村-镇三级,形成了覆盖面广的矛盾排查网络。

2024年上半年,全镇结合基层基础大排查,开展全镇范围内的“敲门访户”行动。村干部们亲自走访每一户家庭,送上“有事请找我”的网格工作联系卡,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把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到位。对市长电话反映的相对简单的纠纷,村干部直接进行调处;对于疑难复杂的纠纷,镇政府则充分发挥入驻治理中心的法官、律师及司法所人员的作用,同时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加入调解队伍,将村社书记作为首席调解员,开展联调联处的多元化解工作。

截止10月底,全镇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6件,其中,第一时间调处成功403件,有效防止了民转刑案件3起、群体性事件5起。实现“发现一件、化解一件”的治理目标,确保小问题得到快速解决,疑难问题不扩大、不升级,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

解开心结做在案结事了前

“多年的邻居因为一点小事搞得关系紧张,实在不值得。幸好有镇里的调解员们,一直耐心地帮我们沟通,才终于把多年的怨气化解开。”村民纪某拉着调解员的手感慨道。

原来,多年前周村村的村民纪某和刘某因为建围墙的问题,从最初一句话的小分歧,最终演变成一件积怨多年的邻里纠纷。为了化解这件纠纷,镇、村调解员邀请法官、律师及当事人亲友,先后持续了3个月进行说理沟通,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从情理和法律多个角度耐心疏导,最终促使双方化解心结,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心顺”的目标。

诸多纠纷类型中,邻里建房、通行等纠纷以及家庭纠纷占比在70%左右,很多矛盾源于多年的积怨未了、怨气难消,为此,寿昌镇推行“四心”调解工作法——热心、真心、耐心、公心。通过设立“老支书调解室”“村警调解室”等特色调解组织,注重对当事人的心理疏导与情感纾解,在调解过程中融入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大量积怨已久的难题。

2024年,全镇共有156起纠纷通过心理疏导得以圆满解决,其中积怨型矛盾46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1%。“老支书调解室”与“村警调解室”成为了村民们化解矛盾的依靠,充分展示了“四心”调解工作法的有效性和温情,为群众解决了“心结”,也为村庄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规范办理做在积案形成前

“如果我们在处理每一件信访事项时都能严格按流程执行,那么积案就不会形成,老百姓也就不会有后顾之忧。”寿昌镇党委副书记翟二龙表示,在日常工作中,规范的办理是避免积案的根本。

为了做到这一点,寿昌镇积极推行“五必须”办理机制:在办理过程中必须与反映人联系沟通、必须到现场核实情况、必须报告审核、必须做好反馈,将每一步工作都做细、做实。

在今年七月份,寿昌镇发生了一起关于农田边界纠纷的信访事项。村民赵某和邻居在农田界限上产生争议,反映人赵某多次提出信访请求,希望能够明确边界并解决分歧。为了防止积案形成,寿昌镇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按照“五必须”流程第一时间联系了赵某,并到现场进行核实。在与双方详细沟通后,他邀请专业测量员进行边界测量,同时将处理进展向镇领导报告审核。整个处理过程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专门回访赵某,告知测量结果和下一步的实施方案,赵某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2024年,全镇共组织镇、村调解人员和经办人员开展了8次以依法调解、规范化操作流程等为主题的“五个必须”内容培训。有效提升了信访件办理的规范化水平,也让每一位调解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操作标准。今年以来,寿昌镇累计解决信访事项1353件,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