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负责人在全县妇女系统履职能力培训班上,以《破旧俗扬新风为群众减负为幸福加码》为题进行专题授课,深入探讨了寻乌县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果,并动员号召全县妇女干部要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传承好家风,成为移风易俗的引领者实践者,共同唱响寻乌“彩礼从简幸福美满”移风易俗品牌。
在培训中,促进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寻乌县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特色做法。例如,丹溪乡通过多样式宣传引导,以建设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为目标,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他们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通过绘制乡村文化墙、刷写墙体标语、村民会议、微信平台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让新颖、多彩的文化走进村民家、浸润村民心。此外,南桥镇还积极采取“庭院会”、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教育引导群众树新风、改陋习。学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自身优势,争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传承好家风,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和周围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抵制高额彩礼等陋习,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寻乌县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将其作为提升乡村文明和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约束,在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乡镇村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时,明确规定了彩礼的最高限额,并设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对违反规定的村民进行劝导和约束。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引导群众尊礼俗、去低俗、废旧俗,形成强劲的文明新风。
集体婚礼引领新风尚。寻乌县已连续六年举办“客家有囍·爱在寻乌”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这些婚礼在红色文旅街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场所举行,新人们身穿新婚服装,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喜结连理。通过集体婚礼的举办,寻乌县成功掀起了文明节俭婚嫁的新风。这种婚礼形式不仅减少了个人婚礼的铺张浪费,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完善村规民约严约束。寻乌县各乡镇村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时,明确规定了彩礼从简,并设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对违反规定的村民进行劝导和约束。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和强化制度约束,寻乌县有效遏制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传播了良好家风民风。
打造实践阵地促融合。寻乌县高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闲置祠堂建设而成,拥有阅览室、红色K歌厅、亲情连线室等多个功能室。该实践站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政策咨询、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活动场所,并积极开展贴近群众生活的志愿者活动。文明实践站的建设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还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实践站的各项活动,村民们的文明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创新方式宣传入人心。寻乌县依托百姓名嘴、小小少年等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队伍,通过小品、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特别是“山歌老王”王焕平,他热爱唱山歌,将文明新风化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歌词传唱,深受村民喜爱。这些创新的宣传手段使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崇尚文明、践行文明的新风尚。
党员干部带动强引领。寻乌县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通过签订承诺书、报备婚丧喜庆事宜等方式,带头执行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和党员干部教育提醒制度,为群众树立了良好榜样。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了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开展志愿服务润民心。寻乌县积极开展“文明夜市星期六”志愿服务进万家活动,通过打造“新六星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典型创评活动,推行文明积分制度,建设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将产业发展、子女教育、孝老爱亲、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重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