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正式拉开帷幕,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在此背景下,各类抢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它们打着“铁定有票”“快速购票”的旗号,吸引大量归心似箭的旅客。然而,这些看似便捷的抢票工具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扰乱了购票秩序,更让广大旅客深受其害。
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三方抢票软件,通过虚假宣传吸引大量用户。它们往往声称拥有独家技术、超高的抢票成功率。一些“抢票软件”在其相关页面和功能介绍中大量设置12306字样,让旅客误以为其与铁路12306平台有合作。实际情况是,12306平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有合作,也未将票额分配给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也没有与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链接。而且,用户在使用这些软件时,部分不良软件可能会收集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支付信息等,一旦泄露,将给用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从资金被盗刷到个人隐私曝光,后果不堪设想。
高价抢票,不择手段牟取个人私利。抢票软件利用旅客归家心切的心理“趁火打劫”。以“提升候补成功率”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平台的抢票通道,加速包、保险等增值服务来变相提高价格。旅客在使用这些软件时,往往被诱导购买这些不必要的服务,从而增加了购票成本。另外,“抢票软件”还通过推荐不合理换乘方案。诱导旅客设置多个发到站组合,采用多花钱、购买实际到站前方几站车票的“买长乘短”方式,以及先买短途车票上车、违规不下车的“买短乘长”方式购票。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购票秩序,还可能导致动车组列车超员,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技术干扰,损害公平购票秩序。正常的票务市场应该是基于合理的规则和服务展开竞争。但第三方抢票软件通过不实宣传,吸引大量用户集中在其平台,挤压了正规购票渠道的空间,干扰其他合法竞争企业的发展。一些软件甚至利用强大的服务器和运算能力,在放票节点频繁访问12306网站,造成网络拥堵、卡顿,破坏公平购票环境,让众多有需求的人无法正常购票,不得已又去求助第三方平台,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对第三方平台的抢票服务保持警惕。在购票时,应优先选择12306官方平台提供的候补功能,这是官方、可靠、公平的购票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第三方平台的宣传和推广,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或误导。
春运,回家是最美的风景;安全到家,是最美的心情;你千里迢迢回家,切莫让第三方平台添堵添乱,坏了好心情。(李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