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济宁市任城区名师工作室观摩交流活动在山东省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5-02-28 13:58:44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为落实新课标精神,让更多的孩子爱阅读、善阅读,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促进师生共读共成长,近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深度学习群文阅读暨名师工作室观摩活动在山东省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举行。全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群文阅读课堂展风采。南池小学张俊甫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合课。他设计五课时完成,现场展示的是第三节课。抓住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把“看一看,作家笔下的动物是怎样的”作为学习目标,引出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让学生读课本上资料袋,了解老舍的生平;又补充了丰子恺简介。板书“汉字是有血有肉的,也是有灵魂的”,进入到识字和书写环节。根据同学们易错字,张老师讲了“凝、藏、孵、警、凄、奢、窥”等字的字理,展示了丰厚的语文学养,大家豁然开朗。学生朗读词语想象画面,从文中找出描写的片段,概括动物的特点,写在黑板上。一堂课充实饱满,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纲举目张。

山东省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亓乔乔执教二年级下册《鹿角与鹿腿》。PPT介绍《伊索寓言》,写两个易错的字:配、豫,追溯其甲骨文,书写其他生字。范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老师提供词语辅助讲述课文内容,以“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为题,让会回答的学生依次轮流讲述。提出两种观点,让学生辨析:一、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二、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补充《伊索寓言》中《鹿与葡萄藤》。

陶继新教授点评说,他认为张俊甫老师的课文化功底深厚,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写字教学,溯本求源,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血肉和灵魂”。三种动物在作家笔下,是“拟人”的,性格是“多元”的,统一于“古怪”或“可爱”之中。他称赞亓乔乔老师课感很好。音质清晰优美,节奏感强。让学生课前背诵古诗,和课堂上让学生练习表达,畅所欲言等方面都做的很好。但在“畅所欲言”中两者都重要,没有展开。他建议,亓老师在说课时脱稿更好。

彭教授点评说,今天从陶老师身上想到“效率年龄”和“工作年龄”,由衷赞叹他旺盛的生命力和进取心。“有的人老了,他还年轻着”。彭教授授说:张老师的课是没试讲过的,亓老师在其他班试讲过,但今天上课的班没试讲。我们提倡备课不抄袭现成教案,上课不做假、不表演,这样的常态课才是老师们需要的。

山东省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沙军校长介绍了普育“极课”是1+10+N语文教改的延续、发展和新阶段。老师们在备课、上课、评课都从学生实际和存在的当前问题出发,以常态课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