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从“两会”“湾区之声”看铁路发展的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5-03-11 22:03:39 来源:中国网 作者:闫钰 责任编辑: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高频词。新闻发言人娄勤俭强调“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居民‘心联通’不断提升”,这不仅是对国家战略的再部署,更是对铁路作为湾区发展“先行官”的生动注解。

湾区联九域,铁龙绘新篇。铁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筋骨,串联起协同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与民生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从“1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到跨境物流动脉贯通南北,铁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的筋骨,正以铁轨为笔,在湾区版图上写下“春天的故事”。

轨道密织,“硬联通”铸就湾区筋骨。从“市市通高铁”到“1小时生活圈”,大湾区铁路网持续扩容提质。5年来,广东省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5906公里,高铁占比超51%,广汕、赣深等新线开通让“跨城如串门”成为现实。广湛高铁向前隧道施工全面提速,这条连接粤港澳与海南自贸港的“跨海大通道”,正以“毫米级精度”校准湾区西翼发展轴线;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作为世界首座三塔组合梁铁路斜拉桥,其桩基施工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大湾区自主投资的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铁迈入新阶段。

机制革新,“软联通”突破制度藩篱。1月5日,大湾区至成渝方向动卧列车常态化开行,通过“夕发朝至”模式实现华南与西南的“时空折叠”;1月8日,首趟京津冀铁路快捷物流班列从增城发出,自主研发的“大白箱”与“客车化货运班列”技术,使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更具突破性的是粤澳口岸衔接:横琴站实现高铁与澳门轻轨无缝换乘,青茂口岸连接通道与广珠城际直通,澳门轻轨延伸至珠海站工程加速推进——这些“一国两制”下的制度创新,让“湾区通”从交通概念升华为协同治理的范本。

服务升温,“心联通”温暖民生图景。“开往春天的列车”不止于速度。1月12日,载着700余名湖北务工人员的爱心返乡专列从广州南站启程,这是广铁连续第8年开行“反向春运”专列;在广州白云站,“广铁U彩”服务品牌升级,电子客票覆盖率100%,“一盒好饭”让高铁餐饮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更深层的民生温度藏在细节中:粤东城际铁路通车后,汕头、潮州、揭阳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医疗、教育资源共享触手可及;湛江港疏港铁路通过“高铁+冷链”模式,让徐闻菠萝48小时直达北方餐桌,带动农民年增收超三成……铁轨所至之处,皆是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潮起珠江,奋楫者先。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交汇点,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一幅基础设施互联、要素流动互通、民心民意相依的壮美画卷,正从蓝图照进现实。未来,这张网也必将托举湾区走向更高水平的开放与繁荣,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解闫钰。(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