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铁集团联合四家航运企业推出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标志着我国物流体系迈向更高水平的集成化与智能化,更以“一张运单贯穿全程”的实践,回应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物流效率、服务品质与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
打破“信息孤岛”,让物流服务更高效、更普惠。长期以来,多式联运的痛点在于运输环节的割裂,铁路、公路、水运等不同主体间信息不互通、责任不连贯,导致企业“跑断腿”、货物“等不起”、成本“降不下”。此次国铁集团推出的“一单制”运输将打破各运输主体间的壁垒,实现货物运输“一次委托、一次结算、全程负责”。不仅如此,企业可以对货物从起点到终点的状态实时可视,铁路与航运的衔接效率大幅提升,仓储、管理等隐性成本显著降低。“一单制”运输还让物流信息更加透明化,运输时效可预期,实现物流效率的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
赋能绿色运输,激活铁路“大动脉”竞争力。“一单制”运输有效整合了多种运输资源,为企业选择货物运输方案提供“最优解”。铁路在大宗物资运输方面具备速度快、能耗低、排放少等优势,是“双碳”目标下物流运输助力,却常因“最后一公里”接驳不畅而制约其效能。而“一单制”运输能够统一运单、协同调度,将铁路干线运输与航运支线网络无缝衔接,既压缩了货物中转时间,又降低了全程碳排放。“一单制”运输不仅强化了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更以“绿色竞争力”引导企业主动选择低碳运输方式,形成全社会物流成本下降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局面。
创新中国标准,为全球物流贡献“中国方案”。自大航海开启以来,少数传统海运强国已经主导全球物流运输数百年,限制了其他国家贸易发展。近年来,“一带一路”共建不断走向深入,中欧班列凭借其绿色高效、互利共赢的优势为世界各国青睐,开行规模越来越大,铁路在全球物流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一单制”运输通过统一运单格式、规范责任边界、构建数字平台,为跨运输方式、跨国家地区的规则对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制度范本。随着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大动脉与“一单制”深度融合,这一创新模式必将逐渐推广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标准,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物流体系互联互通,为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中国方案”。
“一单制”运输是一场运输领域的效率革命,更是一条以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服务民生、助力经济的生动路径。随着这一模式的逐渐推广、迭代升级,铁路部门必将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双碳”目标中彰显更有力的国企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就一条更畅通、更绿色、更智慧的物流通途。(闫泽宇、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