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交通运输局驻正直镇福寨村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以“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为切入点,真抓实干,接续发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村民关切的一件件“关键小事”,办成了一件件“暖心实事”。奋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子,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福寨村养护中的人畜饮水蓄水池
安路灯照亮群众回家的路温暖村民幸福的心
随着夜幕降临,在福寨村姬家湾聚居点,一盏盏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依次亮起,为过往行人和车辆铺就了一条明亮的“安全通道”。不仅让群众在夜晚迈出回家的“一小步”,更在提升群众满意度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姬家湾聚居点地势南高北低,沿地势高低错落分布,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在家的大多是老年人,晚上“黑灯瞎火”,村民出行极不方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蜿蜒曲折的灌溉水渠
“亮化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回应群众期盼的有力举措。为保障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我们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后,报上级领导同意后决定整合地质避让搬迁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南江县交通运输局驻正直镇福寨村帮扶工作队负责人张科表示。
驻村工作队从居民需求出发,精心谋划,实施了聚居点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受益群众89户,300余人。
路灯照亮了群众前行的路,也温暖了村民的心。“在县交通运输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关心下,我们这儿路灯装上了,晚上亮堂堂的,出行方便多了,真是太好了,太幸福了”。村民张菊华开心的说道。
修公路打通民心“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出行贵
要想富,先修路。福寨村位于南江县正直镇最南端,与恩阳雪山镇毗邻,平均海拔980米,新桥河距离正直街道15余公里,住户分散,进村道路同村不通户,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上街出行主要靠搭摩托车,单趟30元,来去得60元,并且路面不好,坑坑洼洼,摩托车驾驶员还不愿意来接送,出门又难又贵。”家住黑潭溪的村民张德操表示。村民上街苦不堪言,要求修路的愿望十分强烈。
福寨村刚完工的乡村路
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得到县交通运输局领导高度重视,协调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工作队用实际行动修通该村道路4.2公里,耕作道1.1公里,实现了公路“社社通”“院院通”。
福寨村驻村工作队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用情用勤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既是产业路致富路,又是平安路幸福路。完善了村级道路基础设施,解决了群众的‘窝心事’‘烦心事’,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倾力付出”。正直镇党委书记侯娟娟表示。
据福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旭东介绍,该项目通过组织本地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已脱贫人口、低收入家庭人口等50多人参加工程建设,发放的劳务报酬将达到5万元以上,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抓产业把根扎在村上把心用在帮扶上
产业兴不兴,要靠帮扶来引领。该驻村工作队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驻村帮扶的重要抓手,以党组织为核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深入调研该村的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多渠道与上级部门和行业部门沟通联系,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福寨村业发展找定位、明方向、谋布局。
养殖户放养的山羊
据了解,为发展林下土鸡养殖,2023年,驻村工作队负责人张科个人自掏腰包2万元余元购买鸡苗2000余只,分发给村民,主动联系专家指导科学喂养,主动联系城里熟人来村收购,帮助村民卖鸡销蛋。
福寨村土鸡养殖户张越明算了一笔账:每只母鸡平均年产土鸡蛋160枚,一枚蛋1.5元,光卖鸡蛋240元,刨去成本50元,每只鸡产蛋纯利润190余元;土鸡市场价25元每斤,平均一只5斤,一只鸡卖125元,纯利润80元。当年为村民创收25万余元,激发了村民的养殖热情,现该村发展土鸡养殖8000只,年产蛋100万余枚。“帮扶工作队吃在村上,住在村上,把根扎在村上,把心用在帮扶上,把发展扛在肩膀上,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张越明说道。
2023年8月以来,该驻村工作队坚持以党组织为引领,科学探索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发展种养大户3家,出栏生猪1500余头,存栏黄羊860余只。发展黄精、三赖、天冬等中药材种植780余亩。发展有机肥集体经济10万余元。
在带头发展产业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务工500余人次,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切实推动农户增收致富。
补短板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沉淀真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工作队要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不断擦亮为民服务的‘底色’”巴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本勇在乡村振兴工作挂联点福寨村调研中表示,驻村帮扶工作队要通过一系列“小切口”的工作,撬动民生“大实惠”,牵好产业“牛鼻子”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右)帮老人干农活
驻村工作队聚焦驻村帮扶“四项职责任务”,关注民生,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推动驻村工作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切实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灵倾听民声、用汗水拉近民心,用心用情答好民生实践题。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工作队夯实构建以塘、渠、堰为核心的民生、民心工程。先后整治堰塘1口,山坪塘3口,新建畜水池3口,蓄水11000余立方米;整治灌溉渠2.8公里,新修2.2公里,排水沟渠310米;土地整理80亩。争取农村水利整治资金5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资金430余万余。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切实提升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成效,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所在,也是驻村工作队充分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振兴、发展产业、关注民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同时,积极构建科学完善,多元协同的帮扶机制,切实提升帮扶成效。”巴中市南江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忠表示。(杨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