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新疆银发专列驶向“诗和远方”开启高质量旅游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3-21 16:16:38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志鹏 责任编辑:

当晨曦染红天山雪线,近日,一列列银发旅游专列满载着一群群银发旅客,驶向新疆各处风景名胜。随着车窗外戈壁与绿洲交替,雪山与草原相映,不断闪过的“流动风景”,映射着新疆铁路部门正以“铁路+文旅”的创新模式,将银发群体的“诗与远方”转化为新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日游夜行”是新疆铁路部门针对新疆地域辽阔,各观光游览地相距甚远所独创的旅游列车模式,巧妙化解了旅途时间长、游玩时间短的尴尬。白昼列车停靠时,银发旅客们可以尽情纵览喀纳斯的碧波、那拉提的草甸、吐鲁番的葡萄沟,感受“一车串联全域”的文旅新体验。夜间,经过一天游玩奔波的辛苦后,旅客们可以在车上舒适的休息,为次日游玩积蓄精力。这种行程设计不仅让旅客免于长途颠簸之苦,更将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壮美浓缩为触手可及的风景。

在银发专列上,新疆铁路部门以细节创新诠释着“老吾老”的文明温度。车厢内增加了无障碍设施、防滑措施,设置了更宽敞的过道和更舒适的休息区域,为老年游客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旅行环境。车上还配备了心率血压监测设备及各种老年慢性病药物,随时守护旅客健康。这些列车还注重价格亲民和行程合理,让老年游客在享受高品质旅游服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与便利。

银发专列的价值远不止于运输本身,每当列车停靠时,游客在当地游玩、消费都能给当地创造不菲的经济收益。比如,列车停靠吐鲁番时,老年游客参与的葡萄采摘直接带动农户增收30%,衍生的“列车带货”模式让哈密瓜、红枣等特产直达东部城市餐桌。很多少数民族列车工作人员精通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多种语言,能表演具有新疆特色的歌舞,无障碍服务各民族旅客,让车厢成为多民族文化展演的“移动客厅”,这些列车更被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项目。这种“交通-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价值创造,使银发专列成为撬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当列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落日将银色车厢镀成金红。这抹流动的色彩,展现的正是中国以铁路建设的“硬实力”承载人文关怀的“软温度”。随着国家大力规划发展银发经济,新疆铁路部门将开行更多更优的银发旅游专列,在带老年人体验“诗和远方”的同时,也为边疆振兴与老龄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着创新范本。(李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