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唐太宗的名言,对今日基层治理仍然富有启发意义。在社会主义中国,根基是人民,而人民在基层,要想中国这颗参天大树“枝叶繁茂”,就需要基层这个根本不动摇,如何实现呢?这就要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着力点”、扭住为民服务这一“落脚点”,着力凝聚基层党建发展合力,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组织建设,让基层治理“更有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要建强精于治理的“指挥部”,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村组干部优化调整行动,调整撤换一批不作为、乱作为、能力不足、空挂型村干部,选优配强一批会抓经济能致富的“带头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干事创业有闯劲的“返乡人”、思维开拓有学识的“青年人”、有威望公信力强的“新乡贤”,选优育强村干部队伍,提升村组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常态化实施跟岗锻炼、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加强培养锻炼,帮助后备力量提升能力本领。建立日常管理、动态更新、关心关爱“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掌握村级后备力量政治表现、履职能力等情况,动态调整后备队伍,进一步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
加强融合联动,让基层治理“更有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要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党委统筹、部门协同的党建引领格局,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同发展。要抓实抓好村(社区)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共青团、妇联等配套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N”党建带群建乡村治理模式,确保关键环节有党组织把控,关键岗位有党员冲锋,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努力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急难愁盼”关乎实事成效、干部口碑、民生成色。要始终牢记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着力解决民生难点。学位、车位、床位、梯位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群众关注的重点,要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关注“一老一小”的需求,“一老一小”既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对象,也是惠民政策倾斜的群体,是“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关注的重点,要加大养老保障力度,推进社区无障碍示范性改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医养康养相结合。要加大幼教事业政策供给,增加各项要素的投入,加大学前教育改革力度,使优质教育均等化。要持续提高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尊重群众,团结带领好群众,党群齐心共筑“家门口的幸福”,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鹰潭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王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