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枣阳:检察履职向前一步,涉诈资金返还提速

发布时间:2025-04-01 13:27:32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雪虎、琚兴成 责任编辑:

“企业被诈骗的钱都收到了!四十万元一分不少!没想到这钱在你们办案过程中就能返还,感谢检察官!”当枣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虎带队前往襄阳市某科技公司进行回访时,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近日,湖北省枣阳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过程中,通过精准审查、依法履职,加速为一家被诈骗企业追回经济损失四十万元,用法治力量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让司法速度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资金返还遇堵企业经营受限

2024年10月,襄阳某科技公司财务人员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误将四十万元公司资金转入犯罪嫌疑人石某某名下的银行卡。案发后,涉案企业面临着部分资金使用成本增加的情形。与此同时,涉案账户虽被及时冻结,但按照以往的惯例涉诈钱款需经法院生效判决予以确认后才能够返还。刑事案件办理的固定程序周期势必会影响企业被骗资金的返还效率。

“怎样才能通过依法履职为涉案资金退还程序按下‘快进键’,让企业及时收到被骗的合法财产呢?”在审查逮捕阶段,承办检察官已开始针对涉诈资金快速返还进行深入思考。

高效履职尽责加速资金返还

针对涉诈资金快速返还难题,承办检察官制定“锁定资金—明确权属—打通堵点”的工作方案。一方面,通过仔细审核涉案银行卡流水进出账记录、绘制资金流向图谱,最终确认涉案的四十万元系从被害企业账户直接转入石某某银行卡中,有效排除了资金混同可能性;另一方面,针对传统办案中“刑事程序终结后方能返还”的现实情况,通过与公安机关沟通,明确可按照《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依法尽快启动返还程序,公安机关回复将依法尽快向金融机构发出解冻通知。最终,在检察机关将该案向法院提起公诉前,该公司就已收到了四十万元的被诈骗资金,企业权益得到了及时保障。

延伸办案效果护航企业发展

“办案时要时刻想着,如果我是企业负责人,最需要检察机关做些什么?”承办检察官的办案日志,折射出检察机关“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

资金顺利返还后,枣阳市检察院结合“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张虎检察长亲自带领案件承办检察官实地回访该企业,并送上“法治大礼包”。

“当前,枣阳市检察院正在按照上级检察机关部署要求,有序推进‘服务支点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通过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法律服务需求等,张虎为其全方位解疑答惑,并介绍了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专项行动有关情况。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审批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防诈骗意识不强等问题,承办检察官列举多项风控要点,帮助企业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供“护航式”法律服务。

同时,枣阳市检察院结合企业经营中可能遇到的涉诈场景,借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的平台优势,开展线上线下企业防诈专题培训,覆盖辖区企业20余家,有效提升了辖区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构建工作机制助力类案办理

“这四十万元的快速返还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经营信心,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法治保障的确定性和安全感。”结束回访时,企业负责人的一番话让检察机关对涉案合法财产快速返还工作更加关注。

为进一步破解涉企案件资金返还不及时的问题,满足企业经营者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期待,枣阳市检察院内外联动、双重发力,推动涉企案件办理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针对电信诈骗高发态势,构建起“权益确认—权属分离—快速返还”的办案模式,在企业涉诈资金返还领域积极探索构建“快速通道”。与此同时,召开“检察—公安”联席会议,就涉企案件备案通报机制、涉案资金查控解冻制度构建等与公安机关展开磋商,探索形成保护闭环,打通涉案财产返还的“最后一公里”。

该案是枣阳市检察院通过高质效办案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生动缩影。从精准锁定每一笔涉案资金流向到创新建立快速返还沟通联络机制,从服务一家企业到护航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该院始终以“求极致”的精神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下一步,枣阳市检察院将主动把“服务支点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与“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紧密结合,通过依法履职、主动担当持续深化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让法治成为企业最可靠的后盾!(李雪虎、琚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