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宁波首创“三位一体”体系破局跨境文旅合作 中东欧文旅协同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01 14:33:19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近日,由宁波高校团队主导的《中国—中东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首次系统提出跨境文旅合作的三大核心困境——“双向赋能失灵”“新质生产力梗阻”“协同壁垒显性化”,并创新性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赋能体系”,为破解区域协同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在浙江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文旅创新论坛”上引发热议,被学界称为“中国城市参与全球文旅治理的里程碑式探索”。

研究显示,宁波通过“资源活化工程”深度激活中东欧非遗与本土滨海文旅资源。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保加利亚玫瑰制作工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进行数字版权存证,搭建“中国—中东欧文旅资源云平台”,实现文化资产的跨境可信流通。平台上线仅半年,已收录1200项非遗数据,支持中英匈等8种语言检索,并借助AI算法为克罗地亚古城修复、宁波老外滩改造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在技术赋能层面,团队开发AR智能眼镜导览系统,游客扫描实体展品即可触发虚拟场景还原,如匈牙利古堡骑士与宁波海商的“跨时空对话”,极大提升了文化体验的沉浸感。

制度创新是成果的另一亮点。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率先试点“政策协同区”,试行中东欧专业人员14天免签政策,并联合波兰、匈牙利等国签署《数字内容版权互认协议》。目前,已有12家中东欧企业通过“跨境文旅众筹平台”募集资金,宁波市民可投资克罗地亚民宿改造、保加利亚玫瑰园等项目,最低100元即可参与,政府引入保险机构为小微项目提供风险兜底。此外,象山县与克罗地亚科马尔纳市启动“海洋碳汇交易”试点,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红树林碳汇量,探索“生态保护—旅游收益”闭环,相关模式已纳入欧盟绿色旅游标准草案。

“这一体系以县域差异化策略破解宏观合作难题,其‘柔性制度设计+技术普惠共享’思路极具推广价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表示。未来,宁波计划联合中东欧国家共建“数字文旅走廊”,推动30个标杆项目落地,助力中国—中东欧合作从“政策对话”迈向“生态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