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银发积分暖人心:国铁适老服务背后的民生温度

发布时间:2025-04-03 17:52:32 来源:中国网 作者:郭篷泽 责任编辑:

国铁集团自4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新政,表面看是“15倍积分兑换车票”的经济让利,实则折射出中国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深层回应——通过服务创新激活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潜能,推动银发经济从“被动保障”向“主动赋能”转型。这一政策不仅是铁路适老化服务的升级,更是一次对老年人“出行尊严”与“生活价值”的双重赋权。

高频出行需求与消费潜能的精准匹配。数据显示,普通常旅客乘车积分为票面金额5倍,而老年会员提升至15倍,1000元车票可兑换价值150元的积分。这一差异化设计直击老年群体“高频中短途出行”的特点(如探亲、旅游、就医),通过高回报积分刺激消费意愿。例如福建76岁的邹以强老人,单次217元车票即可累积3260积分,长期积累可显著降低出行成本。这种“消费-积分-再消费”的闭环,既提升老年人出行频率,又为铁路拓展了稳定的客源市场,形成供需双赢。

从“便利出行”到“体验升级”的系统性变革。积分新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铁路适老化服务体系深度耦合。例如“敬老版”购票界面已服务超1223万人次,自动分配下铺、爱心通道优先安检等措施,精准解决老年人触网难、行动不便等痛点。此次积分规则中,子女代购票积分仍归属老人账户的设计,更体现出“数字包容”理念——既保留家庭互助的传统,又避免技术鸿沟对老年权益的侵蚀。这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让政策更具人文温度。

重塑老年群体的社会角色认同。长期以来,老年人常被贴上“被照顾者”标签,而积分新政通过“会员权益”赋予其“主动参与者”身份。当老年人用积分兑换车票、规划行程时,实质是在经济自主权中重获生活掌控感。更深远的是,国铁同步开行的银发旅游专列,配备适老化设施与文娱活动,将“出行”转化为“社交”“学习”“休闲”的复合场景,这有助于打破老年孤独困境,推动“积极老龄化”理念落地。

国铁积分新政的启示在于,应对老龄化不能止于“兜底保障”,更需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老年群体的内生动力。若未来能延伸至三方面,政策效能将进一步提升:其一,打通积分与文旅、康养等跨行业权益兑换,构建银发消费生态圈;其二,借助社区、老年大学等渠道加强政策宣导,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参与率不足;其三,收集老年用户反馈,优化积分累积与使用规则(如缩短受让人生效期、延长积分有效期等)。当更多领域以“赋权思维”创新老年服务时,老龄化社会的“负担”将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郭篷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