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融合、精细、预防”督察新模式强化内部监督 服务保障检察工作

发布时间:2025-04-03 17:52:32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今年以来,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构建“融合、精细、预防”三位一体检务督察新模式,为检察工作落脚点,推动内部监督从“事后纠偏”向“源头防控”转变,为检察工作高质效发展提供坚实纪律保障。

突出“融合”导向,构建联动监督格局

一是职能融合强效能。建立“督察+业务+政工”协同机制,将检务督察与案件质量评查、检察官业绩考评、党风廉政教育深度融合,在重大案件办理中嵌入督察程序,对认罪认罚同步录音录像、涉案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伴随式监督”,堵塞程序漏洞。二是数据融合提精度。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抓取办案超期预警、廉政风险案件等数据,建立预警台账,动态跟踪整改。联合案管部门对不捕不诉案件开展“大数据筛查”,发现并纠正法律文书瑕疵问题。

深化“精细”管理,压实全链条责任

一是清单化管理。制定《检务督察实施方案》,细化政治纪律、司法办案、纪律作风等14大类83项督察标准,制定督察方式和督察时间。二是节点化管控。紧盯节假日、人事调整、案件办结等关键节点,开展“廉政提醒+突击检查”,节假日发送廉政短信等。三是创新“督察周报”制度。对考勤纪律、会风会纪等日常事项实行“周巡查、月通报、季研判”。

强化“预防”为先,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一是教育警示常态化。开设“清风课堂”,组织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沉浸式”廉政教育基地参观活动。二是风险排查精准化。开展岗位廉政风险大排查,梳理重点岗位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指引》,建立“一人一档”防控台账。三是制度约束长效化。建立督察结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双挂钩”机制。

通过新模式实践,推广“智慧督察”平台应用,探索AI智能巡查、电子廉政档案等数字化监督手段;深化与纪委监委、审计部门的外部协作,构建“大监督”格局;开展“督察开放日”活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