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云南鲜花都会迎来销售的“黄金档期”——母亲节和520情人节。对鲜花行业来说,这也是一年当中销售的高峰时期。数以百万扎计的鲜花更是在这个时间,从云南的鲜花产区运往全国各地,装点城市的街头巷尾,传递节日的喜悦与祝福!
2024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达195万亩,鲜切花产量突破206亿枝,占全国总产量70%以上。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更以年交易量140亿枝、出口50国的成绩,稳坐“亚洲花都”宝座。但鲜花真正的价值远不止这些交易数字。当互联网技术重构传统产业链,当“鲜花+文旅”激活当地经济,这条“美丽产业”正成为云南特色发展的强力引擎。
在花卉电商交易兴起前,云南花农的“命运”掌握在两种传统交易模式当中。一种是对手交易,买卖双方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口头上对价格进行博弈,最终确认成交。另一种是效仿荷兰的“时钟拍卖”,花被拍卖的起始价定的很高,再由拍卖师或者是系统开始逐渐降低价格,直到有买家愿意接受价格并拍走,就达成交易。两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真正帮助到万千花农将自己的鲜花高效地卖出。“过去种花,卖不出好价只能烂在地里。”一位种了20年的花农感慨。而现如今,电商平台交易的兴起,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万花田连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后简称“万花田”),打造了去中间商的交易平台,花农和花店买主可以直接在线上平台进行交易,花农仅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把自己的鲜花卖到全国,花店也可以在手机端看到不同花农、不同品类上架的鲜花。同时这种平台“先买后采”的交易模式,加上万花田强大供应链整合及极速物流,让鲜花从采摘到发货最快6小时,从云南花田到花店最快24小时,鲜花的损耗率也大幅降低,花农的收入也显著增加。
鲜花产业的升级,不仅让种植鲜花的花农受益,也催生了其他经济效应。在斗南花市,游客可以体会到“鲜花论斤卖”的自由,也吸引很多前往云南旅游的游客,诞生了“鲜花+文旅”心业态。去年斗南接待旅游人数762.34万人,同比增长80%。今年的5月1日、2日,斗南花卉市场鲜花交易量超过8000多万枝,其中5月1日单日交易量达4300多万枝;斗南花市片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0%,省外游客占比超40%,夜间游客占比超60%,更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40%以上,鲜花行业的发展也直接或间接的拉动就业。云南省从事花卉种植、分拣包装、物流运输、鲜花电商等行业的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超过100万人。“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乡做分拣员,工资差不多,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位鲜花从业分拣员如是说。
鲜花产业的升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牵引。万花田作为一家全国性的鲜花批发连锁品牌,创新连锁OMO+城市仓模式,在2年多的时间里攻城拔寨,覆盖全国90%以上的城市。通过探索出的“3+4+6模式”,即“三仓+网格站点模式”,全国投资建立四级鲜花冷链物流中心,要求鲜花采摘到物流运输最快6小时,以达到保鲜、保质。同时投入千万硬件改造流程,自动化鲜花分拣设备、NFC感应式上架系统、图像识别分货系统、APP数字化入位系统、花农无线标签打印系统等,大幅度提升产业效率。5月16日凌晨4点,万花田超1万平米的生产车间内,300多名的工作人员还在紧锣密鼓地将已经打包好的鲜花装上运输车,保证第一时间尽快发出。
展望未来,云南鲜花产业有望借助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万花田也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责任的理念,深耕鲜花产业,推动云南鲜花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续写“云花”产业的美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