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津城一号”穿越海河:中国基建再破难题,书写高铁时代新传奇

发布时间:2025-05-22 15:53:18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焕 责任编辑:

5月19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下穿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津潍高铁起自天津枢纽滨海站,终至济青高铁潍坊北站,正线长度348.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津沽海河隧道全长约6.7公里,是首条穿越海河的高铁隧道,也是津潍高铁全线唯一一条隧道,被誉为“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采用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津城一号”掘进施工,最大开挖直径达13.8米。

挑战“液态迷宫”,中国技术铸就“金钟罩”。作为首条穿越海河的高铁隧道,津沽海河隧道的施工堪称“在豆腐里打洞”。河底粉砂层透水性强、断裂带地质脆弱,加之紧邻既有公路隧道和生态敏感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渗漏或沉降。然而,建设团队以中盾克泥效技术、同步双液浆新技术为矛,以全生命周期监测网络为盾,将地层损失率牢牢控制在0.5%以下,甚至为高腐蚀性盐田地层“量身定制”防腐方案。这些细节印证了中国基建从“粗放式”到“毫米级精度”的进化,更体现了对生态与城市安全的极致负责。

“八纵八横”再落一子,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津潍高铁是国家高铁网京沪与沿海通道的“交汇点”,其意义远超一条交通线。从天津滨海站到潍坊北站,348.9公里的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将串联起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促进人才、技术、产业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尤其对雄安新区而言,这条线路将成为其连接沿海开放前沿的重要纽带,进一步激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脉血”。

从“跟跑”到“领跑”,中国盾构机的逆袭缩影。“津城一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3.8米,其成功应用是国产高端装备的又一次正名。从早年依赖进口到如今自主攻克腐蚀地层、超大直径掘进等难题,中国盾构机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这一突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胜利,更折射出中国基建“啃硬骨头”的韧性和创新基因。

未来,随着津潍高铁的建成,呼啸而过的高铁将见证海河隧道这一“隐形工程”的非凡价值。而“津城一号”穿越的不仅是267米宽的海河,更是中国基建向更复杂环境、更高标准发起挑战的新起点。(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