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向形式主义“亮剑”:以实干之笔书写办公室治理新篇

发布时间:2025-05-22 15:53:18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形式主义犹如隐匿的沉疴,正悄然侵蚀着办公室这一枢纽系统。从文山会海的低效循环到责任落实的空转虚耗,形式主义不仅消解着治理效能,更成为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破除办公室领域的形式主义顽疾,既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践行实干兴企的必然要求。

历史镜鉴:古今对照中的治理智慧

形式主义非今日之独有,历史早有镜鉴。晚唐名将李嗣源以“双手打贼”的实干精神,戳破夸夸其谈的虚妄——当诸将竞言战功时,他以“士卒用命,非我之力”的谦逊,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后周太祖郭威颁诏“直陈其事,勿尚辞藻”,以雷霆手段革除浮华文风,让治国理政回归“益国利民”的本质。这些穿越千年的治理智慧启示我们:破除形式主义,需以“务实”为尺、以“效能”为秤,让行动取代空谈,让实效战胜虚功。

现实剖解:形式主义的病灶与危害

揆诸当下,办公室里的形式主义呈现多重病症:会议沦为“清谈馆”,议题庞杂、讨论空泛,看似“群策群力”,实则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文件变成“传声筒”,照抄照搬上级精神,缺乏针对性举措,沦为“空中楼阁”;考核偏向“材料论”,重台账轻实效、重留痕轻口碑,让基层陷入“为填表而工作”的怪圈。某分公司曾因总办会“议题杂、节奏乱”,导致多项业务进度滞后,正是形式主义危害的鲜活注脚。这种“只重形式不重实效”的作风,不仅浪费行政资源,更消磨干部担当精神,成为改革发展的“中梗阻”。

破立之道:多维发力的治理实践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破除形式主义,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治理革新。某分公司办公室的实践颇具启示:在思想铸魂层面,以内部典型案例剖析强化“思想免疫”,让“实干为荣、虚浮为耻”成为共识;在制度重构层面,摒弃“以文件数量论英雄”的片面导向,建立“内容为王”的考核机制——文件起草聚焦“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什么方案”,会议组织紧扣“是否推动工作、能否破解难题”,从源头切断形式主义的“生存链条”;在流程优化层面,推行“会议清单制”“文件瘦身计划”,严控会议数量与规模,精简发文频次与篇幅,让办公室工作回归“服务决策、推动落实”的核心职能。

长效之策:在持久战中筑牢治理根基

形式主义积弊非一日之寒,破除之效亦非一日之功。从旧有观念的惯性阻力,到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破局之路必然充满挑战。这要求我们秉持“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坚韧:一方面,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契机,持续深化宗旨意识教育,从思想根源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建立“监督—整改—评估”闭环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流程监控,对形式主义问题“露头就打”,形成“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的治理生态。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破除办公室领域的形式主义,是一场涉及观念、制度、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抓常抓长,让每一份文件都承载责任,每一场会议都凝聚共识,每一项举措都落地有声,才能让办公室真正成为“中枢之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治理支撑。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借鉴,更是对新时代“实干兴邦”精神的生动践行。(国家电投集团铝电投资有限公司宁东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