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积极落实多项民生举措,涵盖养老、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以切实行动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合肥今年计划新建 11个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和 58个农村幸福院。这些养老综合体将配备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功能区,打造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合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张明介绍,“我们致力于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此外,为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安全,将为 1.38万特殊困难老年人安装用电监测与门磁预警设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上门处理。针对完全失能老人,合肥市推出千元助浴补贴政策,由专业助浴团队提供上门服务,切实维护老年人生活尊严。家住蜀山区的王奶奶感慨:“这些政策太贴心了,让我们老年人生活更安心、更有保障。”
老有所养
教育领域传来诸多利好消息。合肥市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等方式,新增 1.04万个托位,千人口托位数达 5.6个,超 30%幼儿园开设 2 - 3岁托班。庐阳区一家新开的托育机构负责人表示,托班配备了专业的育儿教师和丰富的早教课程,不仅能照顾好孩子,还能帮助孩子在早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问题。同时,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合肥市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 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部分学校还引入社会资源,开设了武术、轮滑等特色体育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幼有所教
交通出行方面,合肥市通过新建停车场、优化停车资源配置等方式,新增 11万个停车位,其中包括 1.44万个公共泊位。同时,创新推出“错时共享”智慧停车系统,与周边写字楼、商场、医院等场所联动,引导车主在非高峰时段错时停车,有效缓解了商圈、医院周边停车难题。在住宅小区,合肥市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计划新增 2万个充电端口,同步开展“飞线充电”专项整治行动,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为稳定物价,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合肥市启动 190家商超的“惠民菜篮子”工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价格补贴、源头直采等方式,确保惠民蔬菜价格低于市场均价 10% - 15%,同时设立专门的惠民销售区域,方便市民选购。在经开区一家参与活动的超市内,市民李女士说:“最近菜价波动大,但在这里能买到实惠又新鲜的蔬菜,确实减轻了不少生活成本。”(冯晓飞、邱鑫磊、石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