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的高粱种植基地,连片的高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种植大户李有福正在田间忙碌,他擦了把汗,笑着对笔者说:“今年签了订单,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高粱卖不出去了。”
“丰收年也愁卖”:高粱种植遭遇市场困境
合江县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地带,是传统高粱种植区。然而近年来,当地高粱种植户却面临着“增产不增收、减产减收”的困境。
“去年我家种了20亩高粱,产量不错,但收购价只有4元一公斤,还卖不出去。”白米镇种植户张秀英回忆起去年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中间商要么拒收,要么压价,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县政协民宗外侨委主任文明伟在调研中发现,像张秀英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2023年全县高粱产量达4000吨,但上千吨卖不出去。到2024年,种植面积直接从2万亩锐减到不足5000亩。”文明伟痛心地说,“高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政协牵线搭桥:一场改变种植户命运的座谈会
2024年底,合江县政协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主动作为。“我们邀请泸州老窖集团来合江座谈,就是想为农户和企业搭建一个直接对接的平台。”合江县政协民宗外侨委主任文明伟表示。
座谈会上,农户代表道出了心声。“我们希望有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价格也要合理。”望龙镇种植户陈建国说。
老窖集团原料采购负责人李明认真听取了农户意见后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找优质高粱种植基地。如果能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是好事。”
经过多次协商,2025年3月,老窖公司在大桥、白米、望龙等乡镇开展订单高粱种植试点,涉及5个村350户农户2300亩。
“三定六统一”:订单农业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签了订单,心里就有底了!”大桥镇种植户王老汉拿着与老窖公司签订的协议,脸上洋溢着笑容。协议实行“三定六统一”模式:“三定”即定种植面积、定最高回收量、定回收价格;“六统一”即统一提供种子、栽培措施、植保技术、收购价格、收粮时间和收购质量。
“现在种多少亩、能产多少粮、能卖多少钱,心里清清楚楚。”王大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订单价格,一亩能收1500元,比往年能多赚三四百元。”
老窖公司技术员小周正在田间指导农户:“我们会定期来查看高粱长势,提供技术支持。只要管理到位,保证大家都有好收成。”
大桥镇党委书记梁桦表示:“订单农业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还促进了标准化种植。明年我们镇计划扩大订单种植面积到8000亩。”
望着长势喜人的高粱,种植户们脸上写满了对丰收的期待。据悉,合江县明年订单种植面积预计将达到2万亩,高粱产业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产业”。
在这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合江县政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田间地头写下了履职为民的生动篇章。县政协主席刘卫欣慰地说:“看到农户们重拾种植热情,我们感到履职很有价值。政协就是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赵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