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破解“执行难”的关键环节,被誉为司法程序的“安全锁”。近年来,九三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将财产保全作为保障司法裁判权威的前沿阵地,积极探索机制创新,重塑全链条工作模式,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全面提升财产保全效率与效果,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兑现“纸上权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推行“一站式”办理,畅通保全高速通道
针对诉前、诉中财产保全需求,九三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办理模式。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案件时,同步向当事人发放《财产保全告知书》,清晰阐明保全条件、流程、作用及法律后果,引导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及时申请保全。对于有紧急需求(如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的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指导,协助填写《财产保全申请书》及《申请法院查询被告财产申请书》,详细说明申请理由及保全标的额。申请人仅需在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后续财产线索收集、查控等环节均由法院内部高效流转。同时,严格规范担保程序,确保申请审慎。该模式推行以来,共发放告知书700余份,引导当事人主动申请保全案件320余件,有效前置了权益保障。
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查控精准高效
为破解财产查控难题,九三人民法院主动加强与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车辆管理所等部门的协作。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统一规范操作流程。在银行设立“司法查控绿色通道”,保障执行人员优先办理查询、冻结;与不动产、车管部门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查控机制,紧急情况下允许“先控后补”手续,大幅缩短查控周期。一旦在审理中发现被申请人有转移财产(如变卖房产、转移存款)迹象,法院迅速依申请裁定并执行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产车辆等保全措施。截至2025年6月,通过该机制已成功网络查控并保全财产价值700余万元,有效防止了财产流失,确保后续执行有物可执。
聚焦民生优先保障,践行司法为民温度
九三人民法院对涉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等民生案件,建立财产保全“快速响应通道”,坚持“倾斜保护”原则。实行“审执保”一体化运作,审判法官提前介入审查,执行人员同步研判线索,确保保全与执行无缝衔接。对于情况紧急、可能造成难以弥补损失的案件,力争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审查、当日保全”,让财产保全成为弱势群体维权的“及时雨”和“保护伞”。2025年以来,通过“诉前保全+先行调解”模式,已实质性化解涉农民工工资等纠纷21件,标的额30余万元,高效守护了劳动者的“血汗钱”和“救命钱”。
力促纠纷实质化解,彰显保全威慑力量
财产保全措施不仅保障执行,其强大的法律威慑力往往能促使被申请人主动履行义务,成为化解纠纷的“助推器”和“强心剂”。近期,九三人民法院即通过及时、有力的财产保全,成功化解一起长达十年的欠款纠纷。自2015年起,万某某拖欠王某某借款16万元,经多次催讨未果。2025年5月,王某某一纸诉状递至法院,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申请财产保全,以其名下银行存款提供足额担保。法院受理后迅速裁定并执行保全措施。得知财产被冻结后,万某某迫于法律压力,主动联系法院寻求和解,最终促使这起陈年积案得以圆满解决。
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九三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案件保全率、保全到位率明显提高,当事人满意度持续提高。下一步,九三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财产保全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侯洵、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