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庐山市温泉镇各党组织坚持开门教育,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惠民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
板桥山村
板桥山村坚持“开门教育”,主动倾听民意、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围庐夜话”收集到群众反馈“村内道路急弯多、夜间照明不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急难愁盼问题,村“两委”干部迅速行动,到道路现场核验查看,确定路灯安装点位,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申请资金在村民出行较多、照明情况较差的路段安装了路灯20盏,照亮了夜间出行的道路,让村民走得安心、行得放心。实现作风建设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用学习教育成果为惠民实绩增色。
新塘畈村
新塘畈村坚持“开门教育”,广泛听取意见,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在村干部日常走访入户中,了解到群众强烈反映蛤蟆塘水库周边存在违规搭建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及水域生态安全。村“两委”干部迅速摸清污染源与违建点位。随即组织力量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拆除全部违规搭建物,彻底清理各类污染源,使水库水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守护了村民健康与生态安全,以看得见的整治成效回应了群众关切。
钱湖村
钱湖村坚持“作风建设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主动倾听民意、回应群众切身关怀事务。通过“围庐夜话”收集到“桥下胡中心广场人工湖没有安全护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村“两委”干部迅速行动,现场勘查核实,精准制定护栏安装方案。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成功申报并获批“人大微实事”项目资金,立即组织施工队伍高标准完成护栏建设,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实现生态景观与安全保障相得益彰,以惠民实绩彰显学习教育成果。
西洲村
西洲村党总支将“开门教育”融入整顿提升,结合“民情日记”入户走访,主动倾听民意。针对群众集中反映“沈家湾至新屋熊路段坑洼泥泞,雨天出行困难”的问题,村干部迅速行动,实地核查路况。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为村民修建了一条宽3米、长200米的水泥路。此举显著改善了村庄交通条件,便利了村民生产生活,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架起了党群“连心桥”,用扎实的惠民成效检验了作风建设成果。
隘口村
隘口村坚持“开门教育”工作理念,在接到龙山铺村民反映横一路项目建设损坏农田基础设施的诉求后,村“两委”干部立即行动。经现场核实,确认施工造成约5亩农田田埂损毁,严重影响春耕生产。村委迅速协调施工方调派工程机械2台,组织村民20余人,用时两天完成田埂修复工作,并新建排水沟渠300余米,彻底解决农田蓄水问题,保障了群众利益。
东山村
东山村坚持“开门教育”导向,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在深入倾听民声过程中,聚焦老年人“就医难”这一急难愁盼问题,村“两委”积极对接资源,与杏林驿站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每月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常态化上门义诊服务。这一举措将学习教育的成果精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温暖人心。
下一步,温泉镇将持续深化学习教育成效,用好用活各类服务群众载体,坚持“开门教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急事”“难事”,用一件件暖心实事擦亮作风建设的鲜明底色,让学习教育的成效真正惠及千家万户。(邹斌、李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