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隆重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0名代表共襄盛举。这一国际盛事再次在中国举办,不仅是对中国高铁卓越成就的高度赞誉,更凸显了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的全球领导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
从自主创新到引领国际标准。中国高铁的崛起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壮丽史诗,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25年,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达4.8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铁网络。在技术领域,中国实现了100%的自主化,CR450动车组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再次攀上高峰,其商业运行时速可达400公里,能耗与上一代持平,仿生学车头设计使气动阻力降低30%,永磁牵引电机效率提升3%,为全球高铁树立了新的标杆。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截至 2025年,“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 80%,高铁里程突破 5万公里,覆盖 97%的 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国高铁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超过1万列,单日发送旅客达1600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229亿人次,实现了“公交化”运营,满足了超大客流的需求,高铁网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如长三角“1小时通勤圈”激发了产业活力,京沪高铁沿线24座新城崛起,成渝中线高铁将川渝与京津冀的时空距离缩短至6小时以内。
从“走出去”到“共享共赢”。中国高铁不仅是技术输出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全球互联互通的公共产品。自雅万高铁开通以来,日均开行列车数量从14列增至52列;匈塞铁路贝诺段自开通至某一统计时间点,发送旅客超过820万人次;中老铁路自运营以来,货运时间较海运缩短20天,为沿线国家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从第七届大会的“绿色使命”到第十二届的“美好生活”,中国高铁的发展理念已从速度突破转向人文关怀。中国高铁以创新为笔,绘制了全球交通发展的新蓝图。未来,随着CR450等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更多国际合作的深入展开,中国高铁将继续引领世界迈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交通新时代。(王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