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追寻贤江足迹!实践队探索“全人生指导”思想在慈溪中小学的差异化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0 16:00:47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杨贤江先生是慈溪红色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杨贤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

为什么我们还在追寻贤江足迹?又该如何将其教育精神注入当代求索的步伐?今年暑假,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的贤江薪火小分队以长河镇贤江村为切入点,深入贤江故里与教育沃土,慈溪市杨贤江中学、贤江小学、泗门镇中心小学的校园与课堂,开启一场用脚步测绘红色精神轨迹之旅。

贤江中学:为学生打好“贤正”生命底色

在杨贤江中学调研期间,贤江薪火小分队在副校长俞峰的引领下,参观了教学区域内的杨贤江教育箴言展及思想文化展示区。俞校长介绍道,学校将“全人生指导”理念深度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打造“走进贤园”“贤江故居徒步”等特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理解贤江教育思想的精髓。

在专题访谈中,俞校长向实践队成员介绍学校积极探索贤江文化教育创新路径,以开设精品思政课程为重要抓手,以杨贤江先生革命历史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同走一条路,齐唱两首歌,共读四本书以及“红色贤江”讲堂、“我心中的大先生”美术作品展等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全人生指导”思想的理解与感悟,有力推动了红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此外,贤江薪火小分队还针对高一年级开展思政微课宣讲与专项问卷调查,从贤江文化认知度、贤江教育活动评价等维度,为后续杨贤江中学优化高中教育体系以及研究贤江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贤江小学: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打好基础

次日,贤江薪火小分队前往贤江小学开展实践调研。贤江小学位于浙江省慈溪市长河镇,以我国著名教育家杨贤江命名,其前身为1937年创办的长河草帽业小学。‌学校秉承杨贤江的“全人生教育”理念,以书法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为特色,综合办学水平位居当地前列。小分队成员注意到校门处“培养全人,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赫然醒目,大厅内“贤者、贤能、贤慧、贤德”全人生课程体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校园内随处可见“贤江文化长廊”、“贤江小主人岗”等红色文化元素。

据贤江小学大队辅导员张婵老师介绍,学校立足“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开设草编、书法等特色课程,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平台有机融入拓展教学,并通过“贤江好少年”评选等多维度评价机制,推动教育思想的具象化实践。

在实践创新方面,贤江小学打造“我是贤江小主人”管理岗位,如失物招领处保洁等,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开发《贤江爷爷》特色校本课程,将“全人生十个好习惯”融入日常行为规范,通过“贤江之星”星卡激励评价办法,从细节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泗门镇中心小学:一切根基皆培植于该校焉

百年诚意是红色引领、大师云集,育人育才的理想地,杨贤江先生曾在此读过书又教过书(第五届毕业生),他在《二十自述》中说:“一切根基皆培植于该校焉”,在诚意学堂的启蒙教育为“全人生发展”植下根基。贤江薪火小分队也寻访了杨贤江先生的母校——泗门镇中心小学(前身诚意学堂),溯源“全人生指导”思想。

在泗门镇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干雅雯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参观校内杨贤江纪念馆,团队成员仔细观摩馆内珍藏的手稿、著作及历史图片,研习杨贤江先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与投身中国教育事业的奋斗历程。参观完纪念馆后,实践团队于二年级(8)班开展《杨贤江爷爷的“魔法成长手册”》主题课程。通过互动问答、“萝卜蹲”游戏、手工制作与分享等环节,帮助小朋友们了解杨贤江先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在课堂上,小朋友们认真思考、积极互动,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贤江思想。

课程结束后,团队成员对泗门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周盈进行了采访。周主任指出,多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将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融入教学,以杨贤江纪念馆、校史陈列室、艺术长廊为依托,开发校本教材,常态化开展参观学习、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厚植红色文化根基。同时双方还就红色教育形式创新、如何提升育人实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了“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在不同学龄段的差异化实践路径。下一步,贤江薪火小分队将系统整合多所学校的创新实践经验,持续探索贤江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