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镇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创新构建“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协同联动、闭环管理,成功打造群众诉求“终点站”,推动实现了群众诉求从“多头跑”向“一站结”、矛盾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治理效能从“点上发力”向“系统集成”的深刻转变。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00余人次,调处婚恋家庭、劳资债务、山林权属等各类矛盾纠纷55件;法律咨询、援助服务7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有力践行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坚持资源整合,构建服务平台“全科式”。对标“高效便民”,高标准建强综治中心“主枢纽”。阵地功能融合化。打破条块分割,整合人民来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综合执法等多部门职能,按照“一厅四室”标准优化功能布局(综合服务大厅、联合调解室、法律服务室、指挥调度室、心理疏导室),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入口。力量配置集中化。实行“常驻+轮驻+随驻”协同机制:政法委员、司法所长常驻指挥;选聘专职调解员、综治专干坐班值守;联动派出所、法庭、综合执法队、相关站所及村(社区)负责人定期轮驻、随叫随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服务供给全科化。设立统一“综合受理窗口”,对群众诉求实行“一个窗口”统一登记受理、精准分类、对口转办。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即可获得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信访接待等“全科式”服务,有效解决“东奔西跑、多头对接”难题。
创新运行机制,推行矛盾纠纷“一站结”。构建标准化、规范化流程,确保调处高质高效。流程闭环标准化。建立完善“登记受理、流转交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回访评价、归档备案”全链条闭环工作流程。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实现诉求受理、流转、处置、反馈全程留痕、动态管理,确保“事事有记录、件件有着落、结果有反馈”。预警研判常态化。建立“周梳理、月会商、季分析”调度机制。网格员、调解员常态排查预警;综治中心每周梳理汇总、精准交办;镇主要领导每月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对重点、疑难、苗头性问题进行深度会商研判,今年以来累计召开研判会12次,推动矛盾抓早抓小、源头治理。调解队伍专业化。立足实战需求,着力提升调解队伍能力水平。吸纳农村经验丰富、调解水平较高的退休干部曾昭发为专职调解员,确保“专业人办专业事”,并打造了“曾昭发调解工作室”。定期组织“提能善政大讲堂”矛盾纠纷调解专题培训,不断提升调解员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深化协同联动,打造多元化解“终点站”。创新推行“三联调解”机制,突破复杂矛盾化解瓶颈。跨村联调破壁垒。针对超越单一村域、涉及多村的复杂纠纷(如跨村界权属、宗族纠纷等),打破行政壁垒,整合各村调解资源,发挥跨村干部熟悉情况优势,探索“揭榜挂帅、跨村联调”模式,今年已成功调处跨村复杂矛盾8件。跨行联调聚专业。深化“143+N”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机制,依托法官协理站(点),联动人社、林业、自然资源、城建、教育等10个行业专业力量,组建专业调解团队,针对专业性强的劳动争议、医疗、合同、土地等纠纷进行精准调解,专业矛盾调解成功率达80%。跨级联动强支撑。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对重大疑难复杂或涉及政策法规的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并联动县政法委、信访局、法院、检察院及县公安局等上级相关部门协同化解,累计成功化解此类矛盾10余起,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效力最大化。
强化闭环管理,织密预防化解“安全网”。建立全周期动态跟踪机制,严防矛盾反弹回潮。动态回访保实效。建立全覆盖回访制度,按照“简易纠纷即时访、复杂纠纷定期访、重点纠纷重点访”原则,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微信沟通等多种方式,对已调处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跟踪问效,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和满意度,巩固化解成果。今年以来已累计回访200余人次。交叉回访盯重点。对涉及重点人员、可能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纳入“重点清单”管理,实行镇村干部“包案包组、交叉回访”制度,压实稳控责任,形成工作闭环,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领导随访解难点。针对回访中发现的久拖未决、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纠纷,由党政主要领导及挂村班子成员包案,深入一线开展“靶向式”随访。通过现场办公、带案下访等形式,推动解决历史遗留纠纷、群体性利益诉求等难点问题,有效打通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刘辉、黄声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