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从女兵到环卫先锋!李萌16年坚守:军旅铸魂践初心,劳动诠释奉献情

发布时间:2025-08-28 13:55:24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为传承并实现退役军人精神价值,缅怀先烈、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引导青年铭记历史、深植爱国情怀,近日,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戎耀思政,校助军荣”调研团成员对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李萌同志进行了专题访谈。访谈中,李萌同志深情回顾了自己从职高毕业生到军人、再到环卫战线模范的成长历程,分享了对人生价值、职业选择和理想信念的深刻感悟。

军旅生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看《士兵突击》,就觉得男的能当兵,女的为什么不能?”李萌同志回忆起入伍初心时坦言,职高毕业的她对融入社会充满抗拒,参军既是对现实的短暂逃避,也是想在历练中寻找人生方向。尽管家人质疑她“三分钟热度”,同学担忧女兵太苦,但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坚定自己的选择。

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李萌成功入伍,虽然在军营中面临许多困难,但她突破了自身极限。这些经历让她明白“不是做不到,而是逼得不够紧”,更培养了不服输的韧劲。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部队的紧急集合与战友们写请战书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她,“老班长们说‘这是光荣的事’”。地震后,她将母亲给的6000元津贴全部捐给灾区,看到大学生鞠躬致谢时,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军装的重量”。此后,她以优异的体能、专业技能通过层层考核,在“火线”入党,完成了从普通士兵到共产党员的蜕变。

环卫事业:从工作到毕生追求

退伍后,李萌在退役军人招聘会中选择了看似“不起眼”的环卫岗位。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粪便抽运工时,她笑着说:“凭劳动生活不丢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时环卫系统已15年没有20岁的女孩加入,有人打赌她“干不了几天”,但部队培养的韧劲让她坚持了下来。

2012年,她意外获得“北京榜样”称号,这个由老百姓推荐的奖项让她深知:“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价值。”

2023年北京暴雨期间,李萌主动写请战书,带领两名女同志连续奋战三天两夜,用铁橇清理淤泥、开通道路。“终于能像当年的老班长一样冲在前面,圆了我的梦。”她感慨道。如今,她已在环卫战线坚守 16年,从机械化操作到推动行业福利提升,始终践行“时传祥精神”,认为“环卫是社会的基础,不是底层”。


思政感悟:用真诚传递信念力量

访谈中,李萌同志多次强调“了解才有理解,理解才有尊重”。她分享了走进校园、戒毒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思政工作的经历,认为“大思政课不该是念稿子,而要靠真诚打动人心”。当被问及高校如何利用退役军人资源时,她建议:“让老兵们用亲身经历宣讲,比PPT更有力量。”

她鼓励青年学生“趁年轻多做选择”,无论是参军还是就业,“坚定目标就别怕吃苦”。谈及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培养,她严肃指出:“不能光看分数,要知道焦裕禄、王进喜是谁,明白爱国不是口号。”她以自己的女儿为例,从小带她捡垃圾、体验劳动,让孩子懂得“每个职业都值得尊重”。

下午2点,访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李萌同志向调研团展示了她的荣誉证书和奖章,其中“全国先进工作者”编号“001”的奖章尤为醒目。她表示:“当兵改变了我的命运,环卫成就了我的事业!”

此次访谈不仅让调研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退役军人的成长轨迹,更深刻体会到“平凡中见伟大”的人生哲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李萌同志的故事带回校园,让更多人理解军人精神与劳动价值的深刻内涵!

河海大学“戎耀思政,校助军荣”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