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做好“三招”,当好干部

发布时间:2025-08-28 13:55:24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近年来,从“晓华理发店”到“淄博烧烤”,再到“隆昌卤鹅”,一个个突然走红的现象,不仅带火了地方特色,更将当地干部推到了舆论场的中央。点赞与批评交织,热议与审视并存。干部该如何作为?怎样才算真正的作为?这已成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道必答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流传一句话:“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它蕴含着当干部最朴素最原始的智慧。在今天看来,这话依然闪烁着穿透岁月的光芒,为我们理解干部作为提供了清晰的坐标。

“认路”,就是要铭记初心,把稳前行之舵。“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初心是干部干事创业的起点,是无论走多远都不迷失方向的根本。焦裕禄曾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他毅然奔赴当时“最苦、最难、最穷”的兰考,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忠诚与担当。徐淙祥怀抱“多种粮、种好粮”的朴素信念,在田埂上奋斗五十余载,将初心写在丰收的大地上。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认清来路,方能行稳致远。新时代的干部,就当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善用常用敢用党的理论指导日常实践,要抱着不怕“用得不好”,就怕事情“解决不了”的心态,去谋事办事成事。同时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凡事谋定而后动。要时刻重温入党誓词,恪守规矩纪律,永葆清正廉洁,将初心使命书写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

“认邻”,就是要心系群众,甘为人民之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心是执政的基石。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求干部真正沉下去,和群众坐一条板凳,心连心做朋友。书记以身作则,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贵州侗寨、湘西苗村、岳麓书院,他总是亲切地与乡亲们、学生们促膝谈心。这为广大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广大干部要主动把群众当“挚友”,多交几个能说知心话的基层朋友。只有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他们反映的问题感同身受,坚决纠治、对损害其利益的行为“零容忍”,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认特点”,就是要实事求是,善谋发展之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然而,现实中统计造假、食品造假等问题仍时有发生,从云南曲靖的“数据腐败”到湛江虾仁的虚标,背后无不是权力失范和扭曲政绩观在作祟。根治之道,在于正本清源。广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刻领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担当。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任何弄虚作假。制定政策推动项目,必须深入调研后,紧密结合当地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等实际条件,做好“结合”文章,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时代在变,考题常新,但“认路、认邻、认特点”这三招所蕴含的为民初心、群众路线和务实作风,永远是评价干部作为的试金石,是广大干部实现作为最朴素最原始的方式。(刘哲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