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数字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8 14:41:53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出台《浙江省智慧农业“百千”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7年)》、《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力求把数字种植从“可看”变成“可用、可赚、可持续”,并从财政、金融、培训三条线解决“山区网弱、主体缺人、小农户缺钱”三大痛点。然而,山区、海岛及小农户的数字化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人才和数据共享是当前最突出的瓶颈。数字种植助力乡村振兴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展。

夯实末梢基建,弥合数字鸿沟

基础设施是数字农业落地的先决条件,其完备程度直接决定技术效益能否向偏远区域与小农户均等扩散。省级层面应统筹涉农、通信、能源三类资金,形成一张精确的“山区海岛数字基建地图”,逐村标出信号盲区、电力缺口与作物分布,随后以PPP模式集中招标“微基站+太阳能+物联网网关”三合一杆站,并用“先用后买、三年折旧转产权”的方式向小农户投放低成本传感器包;到2027年,重点产业村的网络与设备在线率需双双稳定在95%以上,任何低于此阈值的县域将被暂停次年的项目申报,以此倒逼其持续运行升级。

育强数字工匠,激活乡土人力

人才在地化培育是弥合“用得上”与“用得好”之间鸿沟的核心,缺乏持续运维与知识更新,任何硬件投入终将沦为闲置。我省应依托涉农高职院校与县级农广校,设立半年制“数字种植运维师”专班,课程一半在教室讲授传感器校准与数据诊断,一半驻村实操,结业即由乡镇政府聘为“片区技术管家”,每人负责80—100户,薪酬由“基础补贴+服务绩效+数据质量奖”组成,资金从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列支;三年内累计培养并留用1万名持证管家,形成“培训一人、服务一片、带动一村”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星级评定优先推荐进入乡镇事业编农技岗位,确保知识更新与岗位稳定同步推进。

贯通数据链网,放大共富效应

数据链贯通是放大数字红利的杠杆,唯有标准统一、收益共享,方能将分散的生产单元聚合为可持续的集体竞争力。应由县级供销社牵头成立“数字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统一制定12项最小数据字段,开发“扫码即录”微信小程序,与省“乡村大脑”实时对接;电商平台溢价部分的3%自动回流联合社,按50%设备维护、30%技术管家绩效、20%农户二次分红进行再分配,年度审计结果向全体社员公示,接受农业农村、审计、纪检三方监督;到2027年,实现90%以上数字基地数据上链,构建可持续的“浙农优品”公共品牌,让小农户真正共享规模与品牌带来的双重收益。 (白延虎、李洁熙、骆一一、邹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