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傍晚,一场由隆回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指导,湖南省隆回县中医医院、县金银花志愿者协会、县第一中学三方主办的千人急救培训在县第一中学操场圆满落幕。这场以“守护生命,“救”在身边”为主题的公益活动,通过“理论+实操+情景模拟”的创新模式,为1700余名高一新生送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急救课”,在校园内掀起了一场学习急救技能的热潮。
联动协同:以“生命至上”为锚,织密校园安全守护网
隆回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资源,县中医医院提供专业支持,学校精准落地执行,志愿者协会全程赋能,形成“联动-专业-实践”闭环。活动前,田径场按“四班一组”划分八片区域,班主任点名、志愿者引导、学生快速落座。
隆回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赵旭红在启动仪式上深情致谢:“这堂关乎生命与希望的课,是各方携手为青春开篇的礼物。急救技能不是“附加题”,而是青春路上必须学好的“必答题”。”
隆回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诚从城市温度出发,高度肯定了志愿者协会工作:“志愿者们暂放工作、牺牲休息传递技能,每个动作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救命稻草’,这份担当,是生命守护网中最温暖的‘结点’,为你们点赞!”
专业护航:从“听懂”到“会用”,让急救技能成为生命密码
“停、看、听——有人倒地,第一步先确保环境安全!”培训现场,讲师以校园场景切入教学:“体育课上同学突然昏厥,怎么判断是否心脏骤停?轻拍双肩、大声呼唤,十秒没反应就立即行动!”志愿者同步演示胸外按压,并编创形象口诀:“垂直向下按5-6厘米,就像把键盘按到底;频率要快,跟上《小苹果》的节奏!”幽默比喻中,紧张感悄然消散,知识更易接受。
隆回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穿梭于八个实操区,俯身指导的身影成为最踏实的“安全背书”。“位置再左一点,两乳头连线中点就是按压位;用上身发力,不是手臂,这样既省力又有效”,手把手教学让生涩动作逐渐流畅。有的同学第一次做人工呼吸时脸颊泛红,却在鼓励中完成动作;有人按压节奏不稳,同学小声帮着计数;班主任也俯身加入,与师生们共学共练,起初动作生涩的同学,在医护志愿者的引导下渐渐找到节奏。一位学生实操结束后长舒一口气:“原来每一下都要这么认真,但真遇到情况,我现在敢站出来了!”
技能之外,是对“生命责任”的觉醒。协会志愿者们常说“愿所有急救技能永无用武之地”,却更盼“若需出手,必有人愿救、能救、敢救”。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懂得,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递,更是“有人为你弯腰”的温暖传承。
微光成炬:每一份默默付出,都是生命教育的隐形教材
一场培训的安心落地,藏着无数人无声的守护——这些未被写进流程表的付出,恰是最动人的“生命教育”。
金银花志愿者协会的讲师与助教提前一天就开始筹备,搬运模拟人、核对教具、打磨讲稿,忙到深夜仍不停歇;学校陈定球主任始终守在实操区,笑着说:“我们教书育人多年,知道什么知识最有用。多教一个孩子,就多一份生命希望。”德育处反复优化动线,班主任全程陪伴在侧,用行动诉说着对学生的守护承诺。
从“一场活动”到“一种生态”,隆回县构建起“生命教育共同体”。县委社会工作部将急救教育纳入校园安全体系顶层设计,县中医医院组建专项医护团队、开发标准化课程提供专业支撑,金银花志愿者协会以“资源整合者+创新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架起桥梁,社会各级和群众认可传播形成正向联动,实现良性辐射效应。
正如协会会长王娟所说:“当县委统筹的‘力度’、医院专业的‘深度’、协会执行的‘温度’、社会关注的‘热度’、群众参与的‘广度’同频共振,让“敢救、能救、愿救”从理念变为行动,才能让“守护生命”成为隆回最温暖的底色。”(隆回县金银花志愿者协会:王娟、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