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开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发布时间:2025-08-29 11:13:12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自2014年起启动“同心圆”医教筑梦项目,10年来累计派出师生志愿者2800余人次,服务覆盖17个民族县市。该项目服务“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聚焦四川甘阿凉等民族聚居地,针对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健康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等痛点,构建“健康服务+文化浸润+人才培养”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健康守护工程、人才薪火计划、文化互嵌行动,以医者仁心促进民族团结同心,以专业技能守护健康生命,以文化交融筑牢精神家园,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健康守护工程:先后组建“同心小队”“白衣青年志愿者”“花季卫士”“川康新青农”“瞳心守护者”“中医药文化科普”“奔跑吧•少年”等20余支医教筑梦小分队,每年深入民族地区基层社区、卫生院、中小学开展常见病诊疗、用药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空巢老人慢病预防与保健、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留守儿童体质提升等10余项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人才薪火计划:学校自2009年招收民族地区“9+3”学生,至今仍有占比15%的民族学生。结合特殊学情,“同心小队”“小老师”志愿服务文化补习多年从未间断,项目催生了五步三插教学法、师生关系法则、四阶段递进式全程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学生考取民族地区公招比例大幅提升。

文化互嵌行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百千万”子工程,每年重点培养100名从事项目志愿服务的骨干,组织1000人开展“我们共有的家园””各族青年手拉手“等活动,覆盖10000人次以上。形成民族团结案例30个,开发汉藏彝三语健康手册,组织“健康歌庄”广场教学,创作民族团结进步快板歌谣,建成自贡市民族团结进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美美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110余场次。

“同心圆”医教筑梦系列活动

一是打造健康防线,筑牢民生之基。累计开展义诊等服务1450余场次,28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同心圆”体育增能子项目监测492名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数据合格率从71.26%提升至95.31%,心理测评异常比例从20.35%下降至9.73%。形成调研报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现状调查》《民族地区用药宣传及药材资源调查》《民族地区失学辍学儿童成因调查》等,为改善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现状提供参考。二是深化育人成效,锻造时代新人。促成500余名毕业生扎根民族地区基层就业,培养的民族学生多人在精准扶贫、疫情防控、雪域高原等基层一线服务奉献,获评“疫情防控最美逆行优秀志愿者”“全国最美救护员”“中国自强之星奖学金”等200余项重要荣誉,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勉励与肯定。他们用奋斗与奉献回应时代召唤,成为党的可靠接班人。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形成示范效应。项目带动学校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30余项重要荣誉,被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官网报道,相关案例获全省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典型案例,在“中国最美期刊”《民族》杂志刊载,推广至全省、全国,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同心圆”医教筑梦将持续深化“三个转型”:从阶段性服务向常态化机制转型,建成覆盖川滇黔民族地区健康服务网络;从单一医疗帮扶向健康综合治理转型,探索“医疗+教育+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从实践探索向理论体系创新转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健康促进志愿服务实践体系,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绚丽绽放。该项目通过10年深耕,已形成“服务国家战略有担当、助力乡村振兴有实效、促进民族团结有温度、培育时代新人有作为”的鲜明特色,受到民族地区教育部门充分肯定,书写了新时代医卫职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答卷。(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