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聚焦特色产业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01 14:07:01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立足区位、土地资源和种植技术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全要素配套、全链条培育,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新土特产”培育强村富民“新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当前全镇中药材种植规模突破万亩大关,形成了“五核驱动、多点辐射”的产业化布局,构建起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网格化流转:破解土地“碎片化”困局

针对土地分散经营难题,通过构建“党建+网格”工作机制,将土地流转任务嵌入全镇网格体系。70余名网格员化身“三员”:政策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政策,消除群众顾虑;民意收集员建立“一户一档”台账,精准对接需求;矛盾调解员创新“土地置换法”,党员干部带头主动置换承包地,推动土地连片整合。通过“以心换地”的工作方法,今年顺利流转土地1.14万亩,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坚实基础。

高标准建设:筑牢农业发展“压舱石”

针对农田肥力不足、灌溉条件薄弱等问题,计划2025年分四批实施9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修建灌溉机井、提灌站,引入水库水源,铺设灌溉管网,修建生产路等,将碎片化土地整合为适机化良田。待秋收后统一交由企业承包经营,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粮药轮作”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龙头化引领: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

坚持招商引资与培育本土企业双轮驱动,引进中垦中药、洛阳少田、嵩北药业等优质企业,培育华沃农业、艾康生物等本土龙头,形成“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目前全镇已形成五大产业核心区:以四区、五区、东庄村为重点的2500亩核心示范区,由华沃农业种植连翘、柴胡等优质中药材;以东马、西马村为核心的1100亩种植示范带,由少田农业种植丹参、决明子;包含南留、窑凹、章屯等村的5500亩乡村振兴示范区,由中垦中药、河南绿博等公司种植丹参、艾草等中药材;以二区、三区为中心的1250亩融合发展区以及以高头、石板沟等村为纽带的1050亩集群培育区全部交由中垦中药种植丹参。

企业负责市场化运营,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推广GAP标准化种植,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中药材品质。村集体通过提供配套服务收取每亩50元服务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参与务工赚薪金,实“企业有利润、集体有收入、农民有收益”的共赢格局。

多元化运营:打造强村富民“新高地”

积极探索特色经营模式,形成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以“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为纽带,由龙头企业牵头,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交由企业进行“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运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自营模式。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架构,村集体流转土地后自主经营,发展特色种植、加工仓储等二、三产业,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农户自种模式。通过种植大户带动,鼓励农户自主种植中药材,并推行“两保障三提供”服务充分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提升种植效益,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品种涵盖连翘、柴胡、丹参、决明子、艾草等10余个品类,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强村富民的“主引擎”。

下一步,白杨镇将以“富民增收”为导向,持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中草药产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