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高温肆虐,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为守护市民生命安全,尤其是筑牢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防线”,近日,由湖北省广水市红十字会牵头策划组织,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卫生健康局、应山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市红十字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队具体承办的“珍惜生命・预防溺水——多部门联合防溺水路演活动”温情开演。
活动以“情景模拟 +职能联动 +现场教学”为核心模式,将防溺水知识从“纸面宣传”转化为“沉浸式体验”,为现场市民、家长及学生送上一堂兼具实用性与警示性的安全科普课。
数据令人揪心:我国每年约 5.7万人因溺水丧生,少年儿童占比近 60%;广水市境内的河道、水库、池塘等水域,看似平静却暗藏“致命风险”。正是基于这一严峻现状,广水市红十字会主动担当、统筹协调,联动多部门打造此次全链条防溺水路演,旨在通过精准施策、多方协同,切实降低溺水事故发生率,守护千万家庭的幸福。
活动伊始,在广水市红十字会的统筹安排下,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率先开展“政策引领”宣讲。围绕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负责人详细解读“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溺水核心机制,明确学校需常态化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让学生牢记“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到不熟悉水域游泳”等“六不准”;同时着重强调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要求务必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将监管职责落到实处,为整场活动奠定“全民重视防溺水”的认知基础。
随后,在广水市红十字会的协调推动下,各主办单位依职能分工,有序开展特色科普环节。市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员带队演示“重点水域日常巡查”全流程:巡查员携带扩音器、救生设备沿模拟河道巡逻,对靠近危险水域的“群众”(志愿者扮演)及时喊话劝离,“此处水深危险!请家长看管好孩子!”的警示声直击人心;工作人员还现场讲解救生圈存放点、加固防护栏、警示标识等“隐形救命设施”的作用,让观众直观理解“源头防控”对防溺水的重要意义。
市教育局则以情景表演诠释“家校共管”的关键价值。几名“小学生”(演员)放学后偷偷跑到河边玩水,教师(教育局工作人员扮演)发现后立即上前制止,随后联系家长到场,不仅现场普及监护责任,还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这一由广水市红十字会协同教育局共同设计的环节,用生动演绎让家长深刻明白“老师是路上守护者,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呼吁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织密校园外的安全防线。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应急救援教学由广水市红十字会专业救护团队全程主导。救护人员模拟“落水者被救上岸后无意识”的紧急场景,手把手教学心肺复苏与 AED使用:从大声呼救、快速拨打 120,到细致清理口鼻异物、规范开放气道、精准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每一个动作都严格遵循急救标准;同时,救护人员重点演示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反复强调“黄金 4分钟”急救的生死意义,提醒非专业人员切勿盲目下水,掌握科学的岸上急救技能才能真正挽救生命。现场观众纷纷驻足观看,不少家长还拿出手机记录操作要点,学习热情高涨。
当模拟落水者恢复微弱呼吸后,在广水市红十字会的联动下,市卫生健康局医护人员与红十字会志愿者迅速衔接,开展“医疗接力”。医护人员携带氧气袋、监护设备到场,为“患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初步检查溺水可能引发的心肺损伤;红十字会志愿者则轻声安抚,“别怕,已经安全了,我们会陪着你”的话语温暖而有力量——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广水市红十字会“全链条守护生命”的策划理念,既关注身体救治,更重视心理关怀,让观众深刻理解“救援不止于‘救活’,更要助力生命‘重启’”。
活动尾声,广水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对此次路演进行总结。他指出,防溺水从来不是某一部门的“独角戏”:从水利部门的源头巡查,到教育系统的家校协同,从红十字会的黄金急救,到卫健部门的医疗接力,再到应急管理局的政策引领、街道办事处的基层落实,此次多部门联动,正是广水市红十字会“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生动实践。未来,广水市红十字会将持续发挥纽带作用,推动防溺水宣传教育常态化、多元化,让安全理念深入每一个家庭。路演结束后,在广水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引导下,工作人员有序为观众提供咨询服务,并发放防溺水科普手册。
“以前只知道防溺水重要,今天跟着红十字会的老师学会了心肺复苏,还清楚了各部门的防护措施,以后带孩子出门更有底气了!”现场一位家长感慨道。据悉,后续广水市红十字会还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社区、校园开展急救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让防溺水知识走进更多角落,全力守护广水市民的生命安全,朝着“天下无溺水”的目标持续迈进。(余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