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韶关罗坑镇,群山云雾缭绕,漫山茶树郁郁葱葱。茶农们穿梭在翠绿的梯田间,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芽叶——这片被当地人称为“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土地,正因一笔910万元的银行贷款,迎来产业升级的关键转折。
生态沃土孕育百年茶香
罗坑镇地处粤北山区,平均海拔超600米,常年云雾笼罩、气候温润,土壤富含有机质,是高山茶与有机茶生长的天然沃土。据当地史料记载,罗坑茶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其“高山韵味”独特——茶汤清亮、香气高长、滋味甘醇,在广东茶市中早有口碑。
“这里的茶树喝着云雾长大,自带一股清冽的山野气。”广东罗坑杏仁香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罗坑茶不仅是当地的文化符号,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茶产业规模扩大,如何通过技术升级与产业链延伸提升附加值,成为罗坑茶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关键。
新型茶企的“升级焦虑”
广东罗坑杏仁香茶叶有限公司是罗坑镇茶产业现代化的缩影,作为集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型茶企,该公司自有茶园300余亩,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与周边200户茶农签订鲜叶收购协议,带动周边茶叶种植面积近千亩,年销售额约3500万元。
“我们一直想做深加工,充分挖掘罗坑茶的价值。”公司负责人坦言,今年计划引进智能化茶叶深加工生产线,开发茶粉、茶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但设备购置、技术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一度面临“有订单、缺资金”的困境。“深加工生产线投入大,光设备就得上千万,自有资金撑不住啊。”
建行精准降下“及时雨”
转机出现在2025年7月。建行韶关市分行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罗坑杏仁香茶叶有限公司的需求。随即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企业调研:实地查看茶园与生产车间,详细分析其“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近三年财务流水及未来深加工市场潜力;结合企业自有厂房抵押物情况,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仅用数日便完成审批,于7月31日向企业发放“抵押快贷”910万元,期限3年,年化利率仅2.75%,且支持随借随还。
“这笔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低利率每年可节省利息支出超20万元,灵活的还款方式更贴合企业生产周期,“有了资金,深加工生产线下个月就能启动,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能翻一番,还能带动更多农户参与高附加值环节。”
乡村振兴的“茶链条”效应
一笔贷款,激活的是整条茶产业链的活力。对企业而言,深加工升级将推动罗坑茶从“卖原料”转向“卖产品”、“卖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对200户签约茶农来说,企业的稳定收购与价格保障,让“种茶有销路、收入有预期”成为现实——“公司按市场价上浮5%收鲜叶,还保底收购,我们只管安心种好茶。”茶农陈伯笑着说,今年他扩种了5亩茶园,预计年收入增加2万多元。对罗坑镇而言,茶产业的升级更带动了就业与配套产业发展:茶园管理、采茶、加工、包装等环节吸纳了周边闲置劳动力,物流、电商、乡村旅游等关联产业也随之活跃。“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故事,正在罗坑镇续写新篇。
“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建行韶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分行将持续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需求,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模式,为更多像罗坑茶这样的“土特产”注入金融动能,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李强)